当前位置:起名网 > 宝宝起名

苗族的传统节日与风俗习惯 诗意高雅的宝宝名字大全(精选)

南方燕  2022-04-12 01:53 来源:起名网

确定
已选:
[摘要]苗族是中国几大少数民族之一,也是比较有文化特色和内涵的少数民族,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和传统节日,以及自己特定的风俗习惯等等。在此起名网为大家说说苗族的传统节日,苗族的

       苗族是中国几大少数民族之一 ‚ 也是比较有文化特色和内涵的少数民族 ‚ 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和传统节日 ‚ 以及自己特定的风俗习惯等等。 在此起名网为大家说说苗族的传统节日 ‚ 苗族的风俗习惯。 让大家深入了解这个神迷的民族。 起名网

苗族的传统节日


       

       苗族民间的传统节日较多 ‚ 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 ‚ 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 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 一般在秋后举行。 节日早晨 ‚ 人们将做好的美味佳肴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 ‚ 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对其辛苦劳作一年的酬谢。 盛装的青年男女跳起踩堂舞。 除了历史性的节日外 ‚ 绝大多数在秋收之后或春耕大忙之前的农闲季节举行。 但由于自然因素、社会和宗族差异的影响 ‚ 苗族传统节日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 表现出不同的特性。

苗族的传统节日与风俗习惯 诗意高雅的宝宝名字大全(精选)

苗年节   盛行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的苗族聚居区。 过苗年的日期 ‚ 各地不尽相同 ‚ 但都是在收谷子进仓以后 ‚ 即分别为农历的九、十或十一月的辰(龙)日或卯(兔)日或丑(牛)日举行。 过苗年的头几天 ‚ 家家户户都要把房子打扫干净 ‚ 积极准备年货 ‚ 如:打糯米粑、酿米酒、打豆腐、发豆芽 ‚ 一般还要杀猪或买猪肉等等。 富裕的人家 ‚ 还要做香肠和血豆腐 ‚ 为家人缝做新衣服等等。 在苗年三十的晚上 ‚ 全家都要在家吃年饭 ‚ 守岁到午夜才打开大门放鞭炮 ‚ 表示迎接龙进家。 在天刚拂晓时 ‚ 每家都由长辈在家主持祭祖。 早餐后 ‚ 中青年男子便上邻居家拜年 ‚ 苗语称为“对仰”(donfniangx) ‚ 表示祝贺新年快乐。 在新年的头两天 ‚ 家里有若干禁忌 ‚ 如:不出外挑水 ‚ 不上山砍柴、割草;不扫地;妇女不做针线活;有的地区 ‚ 妇女不做饭 ‚ 由男人代替;男人不外出拾粪等等。 苗乡的男婚女嫁 ‚ 一般都选在过苗年的时间。 从第四天开始。 一些老年男女也纷纷挑着酒、肉、糯米粑等等走亲访友 ‚ 或者在家忙于接待来宾;一些年轻男女或在各自的村子里吹笙跳舞 ‚ 或跳铜鼓舞、斗牛;或者小伙子去别的村子游方场“游方” ‚ 男女丁互对歌 ‚ 倾吐爱慕之情。 前后活动 ‚ 历时9天左右才能结束。 这是苗族民间最隆重的节日。
春节   这是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共同欢度的传统节日。 在黔东南的苗族 ‚ 把春节叫做“汉年 ”(niangx diel)与传统的“苗年”(niangx hmub)并存 ‚ 和其他民族一共同欢度 ‚ 尤其是那些不过苗年的苗族地区 ‚ 主要是过春节 ‚ 但不及苗族过苗年隆重 ‚ 识汉字的苗族也贴些对联、门神之类 ‚ 其余与过苗年相同 ‚ 即增加了斗牛、赛马、走亲访友以及男女青年“游方”、对歌等民族特色的内容。 有的人家的男婚女嫁也选在春节举行。 湘西地区的苗族过春节 ‚ 还举行规模盛大的“赶牛场”活动;广西融水县一带的苗族过春节 ‚ 举行芦笙舞会 ‚ 每年群众竟达数万人之多。   这是苗族的一种水面划船比赛的传统节日 ‚ 流行于贵州的台江、施秉两县交界处的清水江两岸 ‚ 和注入这段河的台江巴拉河两岸 ‚ 黔东苗语称为“哈仰勇”(qab niangx vongx)。 在这里的平寨、廖洞等六七十个苗族村寨 ‚ 每家都有一至两条划船比赛用的龙船。 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日 ‚ 或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这五天 ‚ 居住在河两岸的苗族群众轮流举行盛大而隆重的龙舟竞赛。 在湖南湘西的凤凰、泸溪、吉首、保靖、花垣等地 ‚ 也流行划龙船 ‚ 而且分男队、女队、男女混合队比赛 ‚ 场面非常热闹。 苗族的龙船节 ‚ 虽是以赛龙船为主要内容的节日 ‚ 但同时也是民族文化娱乐和青年男女进行社交活动 ‚ 中老年人探亲访友、交谈年景和生产经验的节日。
四月八   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是贵州省的贵阳、、松桃和湖南湘西等地的苗族的传统节日。 该节是由纪念苗族英雄亚宜发展而来的。 每逢节期 ‚ 苗族同胞要蒸制花糍米饭 ‚ 聚集到固定的地方吹笙 ‚ 跳舞或对唱情歌。 在北京的苗族也过四月八节。
吃新节   主要流行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广西融水苗自治县地区。 每年农历六七月间 ‚ 当田里稻谷抽穗的时候 ‚ 苗族村寨家家户户在卯日(有的在午日或辰日)欢度“吃新节”。 到时 ‚ 每家都煮好糯米饭、一碗鱼 ‚ 一碗肉等 ‚ 都摆在地上(也有的摆在桌上) ‚ 并在自己的稻田里采摘7—9根稻苞来放在糯米饭碗边上 ‚ 然后烧香、纸 ‚ 由长者掐一丁点鱼肉和糯米饭抛在地上 ‚ 并滴几滴酒 ‚ 以表示敬祭和祈祷丰收 ‚ 然后把摘来的稻苞撕开 ‚ 挂两根在神龛上 ‚ 其余给小孩撕开来吃 ‚ 全家人就高高兴兴地共进美餐。 第二天 ‚ 各村寨的男女老幼者纷纷穿着新衣来观看芦笙会 ‚ 参加跳芦笙会 ‚ 参加跳芦笙舞;有的拉马来跑马场赛马 ‚ 有的牵水牯牛来斗牛场斗牛 ‚ 节期一般2天。
芦笙节   流行于贵州的凯里、麻江、丹寨各县交界的舟溪一带。 各地的节期不统一 ‚ 一般在农历的正、二或三月;个别地区选在七月举行。 主要是祭祀祖先 ‚ 庆祝丰收。 一般在节日之前要举行仪式 ‚ 先由某村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祭祖 ‚ 与此同时 ‚ 各家各户都在自家自行祭祖 ‚ 随后各村各寨的姑娘穿着盛装 ‚ 佩戴银花银饰 ‚ 小伙子们都各自带着芦笙 ‚ 从四方八面向芦笙场地涌来 ‚ 各村的男子青年都各自围成圆圈 ‚ 吹笙跳舞 ‚ 持续四五天 ‚ 气氛十分热烈 ‚ 是一种融歌、舞、乐于一体的群众性的文艺活动。
花山节   此节又名“踩花山”、“跳花场”、“踩场”、“踩山”等 ‚ 流行于贵州黔西北、四川南部和云南东南部的苗族地区。 由于苗族住地不同 ‚ 服饰有差异 ‚ 因此 ‚ 苗族过花山节的日期也不一致 ‚ 节日的名称也不尽相同。 有的在农历正月 ‚ 有的在六月 ‚ 有的在八月。 在黔西北的铁盔一带 ‚ 每年正月初六至初八跳年场 ‚ 二月十四至十六日跳桃花场 ‚ 七月十六至十八日跳米花场。 先选好接花种或接花秆。 所谓“接花种” ‚ 就是用三匹马挂红 ‚ 去其他花场上驮少量的泥土来堆积在新场上 ‚ 以示花种;“接花秆”是用长青树做成 ‚ 高三至四米 ‚ 立于花场的中心。 届时 ‚ 四方八面的人盛装前来 ‚ 由族长宣布跳场开始 ‚ 小伙子们吹响芦笙 ‚ 姑娘们围着花翩翩起舞 ‚ 互相竞技。 在花秆的顶上悬有一幅两米长的红绸和一个红布小包 ‚ 内装赏钱。 谁能一边吹笙 ‚ 一边爬上花秆顶端 ‚ 取下红绸(有的挂一壶酒)和红布小包 ‚ 并且还能从秆顶吹笙下来 ‚ 谁便获胜得赏。 有的地方还兼举行赛马、射箭及续麻针比赛等活动。 青年男女对歌 ‚ 演奏芦笙、箫、笛、口弦等民族乐器 ‚ 钟情者互赠绣花手帕、腰带等物。 老年人则趁机拜访亲友 ‚ 互相谈心 ‚ 活动一整天 ‚ 甚至到深夜结束。
赶秋节   流行于湖南湘西和贵州桦桃一带的苗族地区 ‚ 每年的立秋之日举行 ‚ 为期一天。 开始为每年农历“立秋” ‚ 青年男女聚集村寨、山场 ‚ 唱歌跳舞 ‚ 寻求伴侣。 首先 ‚ 由穿着古老民族服装的一男一女扮成“秋公秋婆” ‚ 在人们的欢呼声中 ‚ 分别擎着一个饱满的玉米棒和一把金黄的稻穗 ‚ 来到秋千架下 ‚ 向人们报告一年的收成 ‚ 祝贺庄稼获得丰收。 接着 ‚ 青年人争先恐后地涌上秋千。 秋千架有10多米高 ‚ 呈纺车形状 ‚ 有相互错开的八架车辐 ‚ 每架可坐一人。 送秋人用力推动 ‚ 秋千旋转起来 ‚ 越转越快 ‚ 人们发出阵阵欢呼。 突然 ‚ 送秋人用力顶住秋千横木 ‚ 秋千嘎然而止 ‚ 上面的人纷纷往下跳。 按习惯 ‚ 最后被停在秋千上的人要高声唱歌。 有的青年人有意停在上面 ‚ 趁机用歌声向恋人吐露心曲。 苗族赶秋节在每年“立秋””。 赶秋节赶秋原来的意思是赶秋“千” ‚ 关于这一节日的由来 ‚ 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相传在很早以前有一个叫巴贵达惹的英俊苗族青年。 他不仅聪明勇敢为人正直 ‚ 而且乐于帮助别人 ‚ 苗家人很喜欢他。 巴贵达惹还没婚配 ‚ 媒人们络绎不绝的来到他家说亲 ‚ 九十九寨的姑娘们都暗暗地爱着他 ‚ 可惜的是他一直没有中意的。 他心中的姑娘在哪里呢?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 ‚ 巴贵达惹正在山里打猎 ‚ 忽然他看到一只老鹰抓着一件东西飞了过来 ‚ 便弯弓拉箭将老鹰射下 ‚ 仔细一看 ‚ 原来老鹰抓的是一只漂亮的绣花鞋。 巴贵达惹想 ‚ 能绣这么漂亮鞋子的姑娘 ‚ 一定聪明美丽、心灵手巧。 巴贵达惹便决心要娶到这位群威群胆。 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 制造了一种可坐人的秋千 ‚ 让附近的姑娘们来荡秋千玩。 这时 ‚ 他拿着花鞋到秋千场去逐一核对 ‚ 终于找到了这位美丽的姑娘 ‚ 于是和她结为连理。 巴贵达惹寻找姑娘的秋千演变成了人们有趣的娱乐工具。

苗族的传统节日与风俗习惯 诗意高雅的宝宝名字大全(精选)


踩鼓节   流传于贵州的凯里、丹寨、雷山等县的苗族地区。 在每年农历二月的第一个猪场天 ‚ 苗族青年男女自动聚集于当地规定的歌场上踩鼓。 这种鼓是用实心楠木挖空、两端绷以牛皮作成的。 届时 ‚ 由一个有威望的老人 ‚ 将放在他家的楠木鼓和鼓架一齐搬进鼓场 ‚ 并用力敲鼓 ‚ 人们都闻声前来翩翩起舞 ‚ 年轻人趁机择偶;老年人也穿着新衣 ‚ 围着楠木鼓唱古歌。 舞毕 ‚ 姑娘们便拿出亲手编织的花带 ‚ 敬献在楠木鼓上 ‚ 表示对楠木鼓的感恩。 人们尽情欢唱 ‚ 直到天黑才离开鼓场。 最后 ‚ 由鼓主把楠木鼓抬回家 ‚ 端放于楼上。 每逢节日还要用鱼肉敬祭楠木鼓。
祭尤节     “祭尤节”苗语叫“农尤” ‚ “农”意为吃或祭 ‚ “尤”为人名 ‚ 族名。 其意为祭一位叫尤的先祖。 据腊尧寨祖传口碑:很久以前 ‚ 腊尧人的一位祖先 ‚ 天生怪异 ‚ 勇猛异常 ‚ 曾在部落之间的征战中威震一方。 但后来 ‚ 被其他的部落设计诱杀了 ‚ 活着的人们只得逃命 ‚ 一路不停地迁徙 ‚ 他们有的来到了现在的黔东南 ‚ 来到了丹寨 ‚ 腊尧人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腊尧人祭尤就是为了祭奠那位遇难的祖先”。   过祭尤节的时间为农历10月的第二个牛场天。 过节当天 ‚ 家家都要备上糯米粑粑、甜酒、鱼、菜叶、树叶 ‚ 请祭师念祭词 ‚ 举行祭祀仪式。 祭桌上摆9个碗、9块粑粑、9堆菜肴供与9个祖公 ‚ 这与史书记载的:“九黎共有九个部落 ‚ 其酋长是蚩尤 ‚ 他有兄弟81人 ‚ 即81个民族酋长” ‚ 相应。 “祭尤节”祭师在诵祭词时 ‚ 分别念8段相应的内容 ‚ 每段都分别供上九碗酒。 这些现象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远近四方的亲戚朋友都纷纷走来 ‚ 共同赴宴欢度。 使整个地方完全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中。   祭尤节是苗族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 ‚ 它具有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心理学、宗教学等研究价值。 又是促进民族地区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进步、文化交流发展的节日。   苗族除上述传统节日外 ‚ 各地还有一些节日。 如湖南湘西的“看龙场”、“樱花会”;湖南城步三月三的“动春节” ‚ 九月霜降前的未日或卯日过的“罢谷节”;贵州黔东南凯里一带二月初二过的“敬桥” ‚ 台江、施秉三月十五日过的“吃姊妹饭”节 ‚ 以及凯里六月十九日举行的“爬香炉山”;从江农历四月初八的“种棉花”;贵阳花溪的“七月米花场”等等。 其中有属于纪念性的 ‚ 有青年男女聚会活动的 ‚ 也有属于祈祷性的。 此外 ‚ 湘西凤凰的苗族 ‚ 每年的六月初六 ‚ 男子老幼都盛装艳服 ‚ 齐集歌场 ‚ 或吹唢呐 ‚ 或打花鼓 ‚ 或唱苗歌。 一天尽情歌舞 ‚ 以纪念自己的祖先。 此外 ‚ 还过清明节 ‚ 保存有扫墓立卑之风。
苗年节   因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别 ‚ 挂丁片区于农历十月上中旬 ‚ 寅日杀猪 ‚ 卯日打粑 ‚ 杀鸡杀鸭 ‚ 晚上守午夜 ‚ 辰日凌晨祭祖 ‚ 祭耕牛 ‚ 祭农具 ‚ 鸣放鞭炮 ‚ 迎接新年。 清晨祭山神 ‚ 敬水神。 午日接亲嫁女。 并举知各种集会 ‚ 如跳芦笙、踩铜鼓、斗牛等活动 ‚ 一般9天时间。 凯棠片区于十二月十六日后卯日晚 ‚ 第二天接亲嫁女 ‚ 回门 ‚ 走亲家。
吃新节   挂丁片区在农历六月头卯或二卯 ‚ 凯棠片区在六月十六日以后的卯日 ‚ 地午、翁项、旁海、平乐在七月中旬卯日。 一些在七月半。 节日期间 ‚ 举行3至5天集会 ‚ 内容有游方、跳芦笙、斗牛、赛马等。 “吃新节”是苗族春夏之交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 ‚ 由古代的祭祀演变而来 ‚ 各地过节时间不一 ‚ 一般在农历的六月初到八月中旬这段时间内。 过节这天 ‚ 被邀请的客人身穿节日盛装 ‚ 挑上礼品 ‚ 牵着斗牛前来作客。 祭过祖后 ‚ 宾主频频举杯预祝丰收。 第二天开展斗牛、赛马、跳芦笙等活动。 夜幕降临 ‚ 屋内飘出老人们的酒歌声 ‚ 芦笙场上荡漾着青春的笑语和欢乐的旋律 ‚ 芦笙声、酒歌声、情歌声、飞歌声弥漫在苗寨的夜空里。
闹冲节   农历二月子、午日于鸭塘境钉耙山脚举行 ‚ 参加集会人数很多 ‚ 活动有斗牛、对歌、跳芦笙等。
爬坡节   农历三月子、午日 ‚ 分别于开怀虎挡坡和格冲别对坡举行。 农历六月底 ‚ 香炉山爬坡节 ‚ 更为热闹。 登高一呼 ‚ 四而呼应。
游方节   “游方”又称“友方” ‚ 是凯里市境内的苗族青年男女进行社交和娱乐的一种形式。 苗族小伙子和姑娘们往往通过这种活动结识朋友、物色对象或倾吐爱情。 为了选择一个称心如意的终身伴侣 ‚ 有的小伙子往往要爬山涉水到十几里、几十里甚至上百里的村寨去游方。 游方一般是在农闲季节(如:从秋收结束到第二年插秧前等)、传统节日(如:苗年、吃新节、芦笙节、斗牛节、爬坡节、翻鼓节、闹春节、对歌节等)和赶场天进行。 在苗寨游方 ‚ 一般都有固定的“游方场”、“游方坡”或“游方评”。 这些场所 ‚ 或在寨子前后的桥边树下 ‚ 或在村庄左右的平缓的草坡上。 为了参加游方 ‚ 姑娘们穿着盛装 ‚ 头戴银饰 ‚ 插上几朵鲜花 ‚ 颈上套着银项圈 ‚ 手上戴着银手圈。 她们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富有和才艺 ‚ 表现自己美丽的容貌和身姿 ‚ 以吸引小伙子的爱慕。
姊妹节   苗族传统节日 “姊妹节”又称“姐妹节” ‚ 是清水江中游沿岸苗族青年特有的社交性节日集会 ‚ 有的村寨在农历的二月十五日过 ‚ 有的村寨在农历三月十五过 ‚ 以台江施洞地区最有特色。 过节的时节 ‚ 家家都要准备不少由红、黄、白、黑、绿五色糯米饭搅拌在一起的“姊妹饭”以饷宾朋。 白天 ‚ 江边、路边、沙滩上、草地上人山人海 ‚ 入夜 ‚ 江边的沙滩上、草地上 ‚ 高亢的飞歌声、浑厚古朴的大歌声和情歌声交织在一起 ‚ 在宁静的夜里传到很远很远。 每年春天 ‚ 那里的苗族妇女要过一次“姊妹节” ‚ 吃上一餐“姊妹饭”。 节日的早上 ‚ 寨子里的姑娘们便去田里捉鱼 ‚ 准备“姊妹饭”、不管她们到哪家田里捕捞 ‚ 都会受到欢迎。 妇女们吃完“姊妹饭”后 ‚ 便各自带上事先准备好的彩色糯米饭 ‚ 到游方场找小伙子对歌。 小伙子想要吃到糯米饭 ‚ 必须在对歌中取胜。 除对歌以外 ‚ 妇女们可以随意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出嫁的姑娘也要回娘家过“姊妹节”。
鼓藏节   系苗族重要的祭祖活动 ‚ 13年杀牛祭祀一次。 每届历时三年。 “牯藏节”是最具特色、最能体现苗族民族文化的节日 ‚ 活动内容既有庄重肃穆的祭祀 ‚ 也有欢快的娱乐 ‚ 是一个既娱神又娱人的活动。
舟溪芦笙节   居住在凯里舟溪一带的苗族。 在农历正月十六至二十日要过芦笙节。 芦笙堂设在舟溪井坎边的河沙坝上。 正月十六日的清晨 ‚ 几位主持芦笙堂的老人 ‚ 扛着芦笙来到井坎查看碑文 ‚ 念道:“吹笙挑月 ‚ 乃我苗族数千年来盛传之娱乐活动。 每逢新年正月 ‚ 各地纷纷仿效 ‚ 以娱乐而贺新年 ‚ 更为我苗族自由配婚佳期……”念完后倒出葫芦里的米酒 ‚ 先在碑石上和芦笙堂中央 ‚ 喷酒数口 ‚ 各人又饮一大口 ‚ 吹响了第一支芦竺曲;这时带着银花首饰 ‚ 穿着艳丽节日盛装的姑娘和小伙子们随着悦耳的曲调翩翩起舞。 小伙子们向意中人索取花带 ‚ 姑娘们则将花带系在中意的小伙的芦笙管上。 三天过去了 ‚ 青年男女各自物色了心中的伙伴。 这时主持芦笙堂的老人 ‚ 仍然背着米酒 ‚ 在碑石上和芦笙堂上喷洒米酒。 堂中央插上草标。 此后芦笙高挂 ‚ 直到五谷归仓 ‚ 农历“苗年” ‚ 才能取下 ‚ 直吹到芦笙节。 第四天是闹春 ‚ 青年情侣 ‚ 自由谈唱 ‚ 交融感情 ‚ 互送信物。
捕鱼节   捕鱼节是贵州中部独木河及南明河两岸苗族的节日。 独木河发源于云雾山 ‚ 在贵州境内北流至尤里、福来交界处与南明河汇合 ‚ 再北流注入乌江。 这个节日最初是在播种插秧需要水时 ‚ 苗族人民在河边祈祷龙王降雨的求雨节 ‚ 但年长月久 ‚ 就逐渐演变为捕鱼节了。
吃信节   吃信节 ‚ 是贵州省合江县包寨一带苗族人民的节日 ‚ 历时四天 ‚ 时间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信”(戊)日(根据干支纪年计算)。 届时 ‚ 远嫁他乡的苗家姑娘 ‚ 极尽梳妆打扮 ‚ 穿着如花似锦的衣裙 ‚ 佩戴琳挪满目的银饰物 ‚ 满“载”节日礼品 ‚ 跋山涉水回家探望父母乡亲。 节日期间 ‚ 全寨欢腾 ‚ 鼓乐齐鸣 ‚ 吹起芦笙 ‚ 翩翩起舞 ‚ 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欢乐。 百嗄雅山脚、翁雅河畔 ‚ 人声鼎沸。 斗牛、斗雀、跳芦笙、拔河、打球等比赛场上 ‚ 喝彩声此起彼落。 钟情青年男女相邀到树林里 ‚ 溪水边对山歌 ‚ 互相倾诉爱慕之情。
砍火星节   苗族传统节日。 流行干贵州关岭一带。 节日内容主要是规定乡规。 根据不同姓氏 ‚ 节日的时间也不尽相同。 大致为七月、八月和九月二十七日不等。 一年一度 ‚ 按氏族中的人户 ‚ 轮流值年 ‚ 值年负责召集大家商讨乡规和有关大事 ‚ 然后值年家要备酒杀鸡 ‚ 请大家喝“合心酒” ‚ 并把鸡头敬给下一届值年。 循环轮流轮到谁家值年 ‚ 就在谁家举行聚议和饮"会心酒"。
客家年   苗族的客家年就是春节。 在农历三十晚上 ‚ 家人团聚 ‚ 不许外人打搅。 他们用半掩门放鞭炮以示此时来人不许入内。 初一清晨继续燃放鞭炮 ‚ 敬祖先 ‚ 除邪恶。 人们用两手做栏牛、拦羊状 ‚ 嘴里说:“赶牛 ‚ 赶羊……”以示六畜兴旺 ‚ 然后吃年饭。 初二开始身着盛装的苗家人走乡串户 ‚ 互相祝贺节日。 好客的主人对来宾要敬酒三杯。 家家洋溢着节日的欢乐。 青年男女聚集在村前寨旁的草坪上 ‚ 吹芦笙 ‚ 弹月琴 ‚ 跳舞唱歌 ‚ 有些地方还要举行“踩花山”、“并牛”等活动。
晾桥节   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穗县苗乡寨头的传统节日 ‚ 也叫“二月二”。 相传寨头人原住在也雾山 ‚ 因寨头土地肥沃 ‚ 全寨人一起搬进寨头。 搬家那天 ‚ 龙也要跟着搬 ‚ 但石屏河水挡住了龙的去路 ‚ 于是寨里的构罗(长老)们商议一下 ‚ 决定架桥把龙接来 ‚ 因龙象征吉祥幸福。 全寨十二房都要接 ‚ 所以这座桥就修了十二个桥墩。 桥修好了起名为“接龙桥” ‚ 桥是农历二月初二造的 ‚ 为了纪念这个日子 ‚ 每年这一天寨头苗家十二房各抬一头猪 ‚ 在桥上宰杀。
爬山节   苗族的爬山节亦称“爬坡节” ‚ 形成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 每年农历的三月下旬里的“马日”(古代用十二生肖记日) ‚ 即农历三月十九日这天举行。 届时居住在黔东南凯里地区的苗族人民聚集在香炉山上 ‚ 他们在山上对歌斗雀 ‚ 歌山人海 ‚ 热闹非凡。 青年男女边唱歌边沿着曲曲弯弯的山间小路向山顶攀登。 一路春风一路歌 ‚ 苗族的飞歌、情歌、酒歌、古歌洒满山坡 ‚ 最先到达山顶的被誉为“爬山英雄” ‚ 受到大家的尊重。 得到姑娘们的青睐。 相传香炉山爬山节是纪念苗族的英俊青年阿补和玉帝小女儿阿别的。 玉帝的小女儿阿别向往人间的自由生活 ‚ 顺着山顶飞下来 ‚ 与聪明能干、忠厚善良的阿补结为夫妻并生有三个女儿。 一天黎明全家人正在高兴之际忽然鸡叫头遍。 玉帝规定每天鸡叫三遍时为朝拜时 ‚ 阿别若不能及时赶到 ‚ 必有大祸临头。 心急如火的阿别在山顶向天空飞奔时一脚将香炉山顶登垮了六层。 香炉山没了山顶 ‚ 阿别再无法下凡了 ‚ 玉帝也因没有山顶不能享受人间香火 ‚ 便罚阿补变为香炉 ‚ 供烧香之用。 为了纪念阿别和阿补的忠贞爱情 ‚ 苗家人便在阿补变香炉这天过一年一度的爬山节。

苗族的风俗习惯


       

  苗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苗族的传统节日与风俗习惯 诗意高雅的宝宝名字大全(精选)

  苗年
  盛行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的苗族聚居区。 过苗年的日期 ‚ 各地不尽相同 ‚ 但都是在收谷子进仓以后 ‚ 即分别为农历的九、十或十一月的辰(龙)日或卯(兔)日或丑(牛)日举行。 过苗年的头几天 ‚ 家家户户都要把房子打扫干净 ‚ 积极准备年货 ‚ 如:打糯米粑、酿米酒、打豆腐、发豆芽 ‚ 一般还要杀猪或买猪肉等等。 富裕的人家 ‚ 还要做香肠和血豆腐 ‚ 为家人缝做新衣服等等。 在苗年三十的晚上 ‚ 全家都要在家吃年饭 ‚ 守岁到午夜才打开大门放鞭炮 ‚ 表示迎接龙进家。 在天刚拂晓时 ‚ 每家都由长辈在家主持祭祖。 早餐后 ‚ 中青年男子便上邻居家拜年 ‚ 苗语称为“对仰”(donfniangx) ‚ 表示祝贺新年快乐。
  在新年的头两天 ‚ 家里有若干禁忌 ‚ 如:不出外挑水 ‚ 不上山砍柴、割草;不扫地;妇女不做针线活;有的地区 ‚ 妇女不做饭 ‚ 由男人代替;男人不外出拾粪等等。 苗乡的男婚女嫁 ‚ 一般都选在过苗年的时间。 从第四天开始。 一些老年男女也纷纷挑着酒、肉、糯米粑等等走亲访友 ‚ 或者在家忙于接待来宾;一些年轻男女或在各自的村子里吹笙跳舞 ‚ 或跳铜鼓舞、斗牛;或者小伙子去别的村子游方场“游方” ‚ 男女丁互对歌 ‚ 倾吐爱慕之情。 前后活动 ‚ 历时9天左右才能结束。 这是苗族民间最隆重的节日。

  春节
  这是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共同欢度的传统节日。 在黔东南的苗族 ‚ 把春节叫做“汉年 ”与传统的“苗年”并存 ‚ 和其他民族一共同欢度 ‚ 尤其是那些不过苗年的苗族地区 ‚ 主要是过春节 ‚ 但不及苗族过苗年隆重 ‚ 识汉字的苗族也贴些对联、门神之类 ‚ 其余与过苗年相同 ‚ 即增加了斗牛、赛马、走亲访友以及男女青年“游方”、对歌等民族特色的内容。 有的人家的男婚女嫁也选在春节举行。 湘西地区的苗族过春节 ‚ 还举行规模盛大的“赶牛场”活动;广西融水县一带的苗族过春节 ‚ 举行芦笙舞会 ‚ 每年群众竟达数万人之多。

苗族的传统节日与风俗习惯 诗意高雅的宝宝名字大全(精选)

  四月八节
  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是贵州省的贵阳、、松桃和湖南湘西等地的苗族的传统节日。 该节是由纪念苗族英雄亚宜发展而来的。 每逢节期 ‚ 苗族同胞要蒸制花糍米饭 ‚ 聚集到固定的地方吹笙 ‚ 跳舞或对唱情歌。 现在 ‚ 在北京的苗族也过四月八节。

苗族的传统节日与风俗习惯 诗意高雅的宝宝名字大全(精选)

  龙船节
  这是苗族的一种水面划船比赛的传统节日 ‚ 流行于贵州的台江、施秉两县交界处的清水江两岸 ‚ 和注入这段河的台江巴拉河两岸 ‚ 黔东苗语称为“哈仰勇”(qab niangx vongx)。 在这里的平寨、廖洞等六七十个苗族村寨 ‚ 每家都有一至两条划船比赛用的龙船。 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日 ‚ 或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这五天 ‚ 居住在河两岸的苗族群众轮流举行盛大而隆重的龙舟竞赛。 在湖南湘西的凤凰、泸溪、吉首、保靖、花垣等地 ‚ 也流行划龙船 ‚ 而且分男队、女队、男女混合队比赛 ‚ 场面非常热闹。 苗族的龙船节 ‚ 虽是以赛龙船为主要内容的节日 ‚ 但同时也是民族文化娱乐和青年男女进行社交活动 ‚ 中老年人探亲访友、交谈年景和生产经验的节日。

苗族的传统节日与风俗习惯 诗意高雅的宝宝名字大全(精选)

  吃新节
  主要流行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广西融水苗自治县地区。 每年农历六七月间 ‚ 当田里稻谷抽穗的时候 ‚ 苗族村寨家家户户在卯日(有的在午日或辰日)欢度“吃新节”。 到时 ‚ 每家都煮好糯米饭、一碗鱼 ‚ 一碗肉等 ‚ 都摆在地上(也有的摆在桌上) ‚ 并在自己的稻田里采摘7—9根稻苞来放在糯米饭碗边上 ‚ 然后烧香、纸 ‚ 由长者掐一丁点鱼肉和糯米饭抛在地上 ‚ 并滴几滴酒 ‚ 以表示敬祭和祈祷丰收 ‚ 然后把摘来的稻苞撕开 ‚ 挂两根在神龛上 ‚ 其余给小孩撕开来吃 ‚ 全家人就高高兴兴地共进美餐。 第二天 ‚ 各村寨的男女老幼者纷纷穿着新衣来观看芦笙会 ‚ 参加跳芦笙会 ‚ 参加跳芦笙舞;有的拉马来跑马场赛马 ‚ 有的牵水牯牛来斗牛场斗牛 ‚ 节期一般2天。

苗族的传统节日与风俗习惯 诗意高雅的宝宝名字大全(精选)

  花山节
  此节又名“踩花山”、“跳花场”、“踩场”、“踩山”等 ‚ 流行于贵州黔西北、四川南部和云南东南部的苗族地区。 由于苗族住地不同 ‚ 服饰有差异 ‚ 因此 ‚ 苗族过花山节的日期也不一致 ‚ 节日的名称也不尽相同。 有的在农历正月 ‚ 有的在六月 ‚ 有的在八月。 在黔西北的铁盔一带 ‚ 每年正月初六至初八跳年场 ‚ 二月十四至十六日跳桃花场 ‚ 七月十六至十八日跳米花场。 先选好接花种或接花秆。
  所谓“接花种” ‚ 就是用三匹马挂红 ‚ 去其他花场上驮少量的泥土来堆积在新场上 ‚ 以示花种;“接花秆”是用长青树做成 ‚ 高三至四米 ‚ 立于花场的中心。 届时 ‚ 四方八面的人盛装前来 ‚ 由族长宣布跳场开始 ‚ 小伙子们吹响芦笙 ‚ 姑娘们围着花翩翩起舞 ‚ 互相竞技。 在花秆的顶上悬有一幅两米长的红绸和一个红布小包 ‚ 内装赏钱。 谁能一边吹笙 ‚ 一边爬上花秆顶端 ‚ 取下红绸(有的挂一壶酒)和红布小包 ‚ 并且还能从秆顶吹笙下来 ‚ 谁便获胜得赏。 有的地方还兼举行赛马、射箭及续麻针比赛等活动。 青年男女对歌 ‚ 演奏芦笙、箫、笛、口弦等民族乐器 ‚ 钟情者互赠绣花手帕、腰带等物。 老年人则趁机拜访亲友 ‚ 互相谈心 ‚ 活动一整天 ‚ 甚至到深夜结束。

苗族的传统节日与风俗习惯 诗意高雅的宝宝名字大全(精选)

  芦笙节
  流行于贵州的凯里、麻江、丹寨各县交界的舟溪一带。 各地的节期不统一 ‚ 一般在农历的正、二或三月;个别地区选在七月举行。 主要是祭祀祖先 ‚ 庆祝丰收。 一般在节日之前要举行仪式 ‚ 先由某村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祭祖 ‚ 与此同时 ‚ 各家各户都在自家自行祭祖 ‚ 随后各村各寨的姑娘穿着盛装 ‚ 佩戴银花银饰 ‚ 小伙子们都各自带着芦笙 ‚ 从四方八面向芦笙场地涌来 ‚ 各村的男子青年都各自围成圆圈 ‚ 吹笙跳舞 ‚ 持续四五天 ‚ 气氛十分热烈 ‚ 是一种融歌、舞、乐于一体的群众性的文艺活动。

苗族的传统节日与风俗习惯 诗意高雅的宝宝名字大全(精选)

  赶秋节
  流行于湖南湘西和贵州桦桃一带的苗族地区 ‚ 每年的立秋之日举行 ‚ 为期一天。 开始为每年农历“立秋” ‚ 青年男女聚集村寨、山场 ‚ 唱歌跳舞 ‚ 寻求伴侣。
  首先 ‚ 由穿着古老民族服装的一男一女扮成“秋公秋婆” ‚ 在人们的欢呼声中 ‚ 分别擎着一个饱满的玉米棒和一把金黄的稻穗 ‚ 来到秋千架下 ‚ 向人们报告一年的收成 ‚ 祝贺庄稼获得丰收。 接着 ‚ 青年人争先恐后地涌上秋千。 秋千架有10多米高 ‚ 呈纺车形状 ‚ 有相互错开的八架车辐 ‚ 每架可坐一人。 送秋人用力推动 ‚ 秋千旋转起来 ‚ 越转越快 ‚ 人们发出阵阵欢呼。 突然 ‚ 送秋人用力顶住秋千横木 ‚ 秋千嘎然而止 ‚ 上面的人纷纷往下跳。 按习惯 ‚ 最后被停在秋千上的人要高声唱歌。 有的青年人有意停在上面 ‚ 趁机用歌声向恋人吐露心曲。
  苗族赶秋节在每年“立秋””。 赶秋节赶秋原来的意思是赶秋“千” ‚ 关于这一节日的由来 ‚ 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在很早以前有一个叫巴贵达惹的英俊苗族青年。 他不仅聪明勇敢为人正直 ‚ 而且乐于帮助别人 ‚ 苗家人很喜欢他。 巴贵达惹还没婚配 ‚ 媒人们络绎不绝的来到他家说亲 ‚ 九十九寨的姑娘们都暗暗地爱着他 ‚ 可惜的是他一直没有中意的。 他心中的姑娘在哪里呢?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 ‚ 巴贵达惹正在山里打猎 ‚ 忽然他看到一只老鹰抓着一件东西飞了过来 ‚ 便弯弓拉箭将老鹰射下 ‚ 仔细一看 ‚ 原来老鹰抓的是一只漂亮的绣花鞋。 巴贵达惹想 ‚ 能绣这么漂亮鞋子的姑娘 ‚ 一定聪明美丽、心灵手巧。 巴贵达惹便决心要娶到这位群威群胆。 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 制造了一种可坐人的秋千 ‚ 让附近的姑娘们来荡秋千玩。 这时 ‚ 他拿着花鞋到秋千场去逐一核对 ‚ 终于找到了这位美丽的姑娘 ‚ 于是和她结为连理。 巴贵达惹寻找姑娘的秋千演变成了人们有趣的娱乐工具。

  姐妹节
  苗族传统节日 “姊妹节”又称“姐妹节” ‚ 是清水江中游沿岸苗族青年特有的社交性节日集会 ‚ 有的村寨在农历的二月十五日过 ‚ 有的村寨在农历三月十五过 ‚ 以台江施洞地区最有特色。 过节的时节 ‚ 家家都要准备不少由红、黄、白、黑、绿五色糯米饭搅拌在一起的“姊妹饭”以饷宾朋。 白天 ‚ 江边、路边、沙滩上、草地上人山人海 ‚ 入夜 ‚ 江边的沙滩上、草地上 ‚ 高亢的飞歌声、浑厚古朴的大歌声和情歌声交织在一起 ‚ 在宁静的夜里传到很远很远。 起名网传统节日。
  每年春天 ‚ 那里的苗族妇女要过一次“姊妹节” ‚ 吃上一餐“姊妹饭”。 节日的早上 ‚ 寨子里的姑娘们便去田里捉鱼 ‚ 准备“姊妹饭”、不管她们到哪家田里捕捞 ‚ 都会受到欢迎。 妇女们吃完“姊妹饭”后 ‚ 便各自带上事先准备好的彩色糯米饭 ‚ 到游方场找小伙子对歌。 小伙子想要吃到糯米饭 ‚ 必须在对歌中取胜。 除对歌以外 ‚ 妇女们可以随意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出嫁的姑娘也要回娘家过“姊妹节”。

苗族的传统节日与风俗习惯 诗意高雅的宝宝名字大全(精选)

  踩鼓节
  流传于贵州的凯里、丹寨、雷山等县的苗族地区。 在每年农历二月的第一个猪场天 ‚ 苗族青年男女自动聚集于当地规定的歌场上踩鼓。 这种鼓是用实心楠木挖空、两端绷以牛皮作成的。 届时 ‚ 由一个有威望的老人 ‚ 将放在他家的楠木鼓和鼓架一齐搬进鼓场 ‚ 并用力敲鼓 ‚ 人们都闻声前来翩翩起舞 ‚ 年轻人趁机择偶;老年人也穿着新衣 ‚ 围着楠木鼓唱古歌。 舞毕 ‚ 姑娘们便拿出亲手编织的花带 ‚ 敬献在楠木鼓上 ‚ 表示对楠木鼓的感恩。 人们尽情欢唱 ‚ 直到天黑才离开鼓场。 最后 ‚ 由鼓主把楠木鼓抬回家 ‚ 端放于楼上。 每逢节日还要用鱼肉敬祭楠木鼓。

苗族的传统节日与风俗习惯 诗意高雅的宝宝名字大全(精选)

  爬山节
  苗族的爬山节亦称“爬坡节” ‚ 形成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 每年农历的三月下旬里的“马日”(古代用十二生肖记日) ‚ 即农历三月十九日这天举行。 届时居住在黔东南凯里地区的苗族人民聚集在香炉山上 ‚ 他们在山上对歌斗雀 ‚ 歌山人海 ‚ 热闹非凡。 青年男女边唱歌边沿着曲曲弯弯的山间小路向山顶攀登。 一路春风一路歌 ‚ 苗族的飞歌、情歌、酒歌、古歌洒满山坡 ‚ 最先到达山顶的被誉为“爬山英雄” ‚ 受到大家的尊重。 得到姑娘们的青睐。
  相传香炉山爬山节是纪念苗族的英俊青年阿补和玉帝小女儿阿别的。 玉帝的小女儿阿别向往人间的自由生活 ‚ 顺着山顶飞下来 ‚ 与聪明能干、忠厚善良的阿补结为夫妻并生有三个女儿。 一天黎明全家人正在高兴之际忽然鸡叫头遍。 玉帝规定每天鸡叫三遍时为朝拜时 ‚ 阿别若不能及时赶到 ‚ 必有大祸临头。 心急如火的阿别在山顶向天空飞奔时一脚将香炉山顶登垮了六层。 香炉山没了山顶 ‚ 阿别再无法下凡了 ‚ 玉帝也因没有山顶不能享受人间香火 ‚ 便罚阿补变为香炉 ‚ 供烧香之用。 为了纪念阿别和阿补的忠贞爱情 ‚ 苗家人便在阿补变香炉这天过一年一度的爬山节。

苗族的传统节日与风俗习惯 诗意高雅的宝宝名字大全(精选)

苗族的传统节日与风俗习惯 :带字义分析

       01 、【璞琨】

       璞:1、喻人的纯真情况 ‚ 朴素 ‚ 朴实 ‚ 如返朴归真。 2、未雕刻过的翡翠玉石 ‚ 或指包藏着玉的石块 ‚ 指纯天然美质。 璞字五行属水 ‚ 用作婴儿名字意指朴实心地善良、纯天然美质、朴素之义。

       琨:指良玉。 琨字五行属木 ‚ 孩子名字诗意高雅的 ‚ 用作人名意指纯真、幸福、品格高尚之义。

       02 、【雪婷】

       雪:天空中的水蒸气 ‚ 制冷到0℃下列时 ‚ 就会有一部分凝固成冰霜 ‚ 由上空下降 ‚ 称为雪 ‚ 也指洗掉 ‚ 去除 ‚ 也喻乳白色 ‚ 高尚的品性。 雪字五行属水 ‚ 用作婴儿名字意指善解人意纯真、心里一尘不染纤尘、洁白如玉。 依据免费起名68网数据分析 ‚

       婷:形容一个人或花卉幸福 ‚ 形容女人体形优美、唯美、清雅。 婷字五行属火 ‚ 孩子名字诗意高雅的 ‚ 用作人名意指风姿绰约、美丽大方、雅致。

       03 、【嫣娜】

       嫣:一般指幸福的模样 ‚ 即指美 ‚ 好看 ‚ 娇艳欲滴 ‚ 如巧笑嫣然。 嫣字五行属土 ‚ 用作婴儿名字意指美若天仙、妩媚动人之义。

       娜:姻娜袅娜婀娜多姿 ‚ 容貌 ‚ 姿势优美 ‚ 柔和的模样。 娜字五行属火 ‚ 孩子名字诗意高雅的 ‚ 用作人名意指容貌、清秀聪颖、妩媚动人。

       04 、【德一】

       德:原意为顺应自然 ‚ 社会发展 ‚ 和人们客观现实去办事。 不违反自然法则发展趋势去发展趋势社会发展 ‚ 提高自己。 遵照天性、初心 ‚ 顺乎自然 ‚ 就是德;初心初 ‚ 天性善 ‚ 真实自我无 ‚ 便成德。 舍欲之得、得德。 德字五行属火 ‚ 用作名字意指具备高尚品德、恩德于民、学识渊博。

       一:数目字。 又指特殊、非常、必定;所有 ‚ 全部的。 也指从来如此 ‚ 始终如一。 一字五行属水 ‚ 诗意高雅的宝宝名字 ‚ 用作人名意指心无杂念、有始有终、用心之义;根据起名68网(www.qm68.com)网名字库大数据分析 ‚ 【德一】这个名字更适合给

苗族的传统节日与风俗习惯 诗意高雅的宝宝名字大全(精选)

苗族的传统节日与风俗习惯

       冠华、萧坤、汶锦、铎屯、浩佐、

       绿海、福庆、敬阳、圣谦、纪辰、

       荣高、东跃、梓辉、景泽、雪豪、

       雅卉、映之、喧泓、倚兰、又敏、

       毕盛、卓伦、沛煜、佳睿、熙瑶、

       云冰、盛淳、旭昱、宇柏、棋宝、

       益菲、昱凝、廷彤、诗怡、凯彤、

       新琦、弘阳、雪彤、嘉琦、启肇、

       玥亦、惠洋、忆妍、思朵、钰伊、

       夏春、依柏、碧慧、思淇、音洁、

苗族的传统节日与风俗习惯 (细选吸引人的608个名字)


TAG标签: 传统节日

[上一篇]狗年六月出生宝宝起名取名大全 温柔文静名取名-起名网叁的狗宝宝名字挑选[下一篇]起名的学问(最新512个)取名的学问取名的学问怎么写

用户反馈小孩起名,信息评论留言去会员中心评论
1

读了取名文章的网友95%还看了如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