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由来
春节的来历有一种传说 ‚ 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 ‚ 头长触角 ‚ 凶猛异常。 “年”长年深居海底 ‚ 每到除夕才爬上岸 ‚ 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因此 ‚ 每到除夕这天 ‚ 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 ‚ 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有一年除夕 ‚ 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 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 ‚ 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 ‚ 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 ‚ 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 ‚ 我一定把‘年’兽撵走。 ”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 ‚ 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 ‚ “年”兽闯进村。 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 ‚ 门贴大红纸 ‚ 屋内烛火通明。 “年”兽浑身一抖 ‚ 怪叫了一声。 将近门口时 ‚ 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 ‚ “年”浑身战栗 ‚ 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 ‚ “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这时 ‚ 婆婆的家门大开 ‚ 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 “年”大惊失色 ‚ 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 ‚ 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 这时 ‚ 老婆婆才恍然大悟 ‚ 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 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 ‚ 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客家人的传说)从此每年除夕 ‚ 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 初一一大早 ‚ 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 这风俗越传越广 ‚ 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元宵节的由来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 相传 ‚ 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 ‚ 每逢此夜 ‚ 必出宫游玩 ‚ 与民同乐 ‚ 在古代 ‚ 夜同宵 ‚ 正月又称元月 ‚ 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 这一夜就叫元宵。 司马迁创建《太初历》 ‚ 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隋、唐、宋以来 ‚ 更是盛极一时。 《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 ‚ 万国来朝 ‚ 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 ‚ 绵亘八里 ‚ 列戏为戏场” ‚ 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 ‚ 从昏达旦 ‚ 至晦而罢。 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 ‚ 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 ‚ 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上巳节的由来
上巳节起源于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 ‚ 在这项活动中 ‚ 兰草被用作灵物。 兰草有香气袭人的特点 ‚ 古人在举行重大祭神仪式前 ‚ 须先期进行斋戒 ‚ 其中包括采用当时最好的沐浴方式——兰汤沐浴 ‚ 这在楚辞中有生动的描写。 祭神必斋戒 ‚ 斋戒必沐浴 ‚ 沐浴用兰汤 ‚ 于是兰汤、兰草便与神灵有了联系。 当兰汤沐浴成为一种辟邪法术时 ‚ 这种沐浴活动就必须由专职的女巫进行组织和领导。 三月上巳到河边洗除邪秽的“祓禊”风俗 ‚ 从起源上看正与兰汤辟邪术密切相关。 由《诗经·郑风·溱洧》的描写可以看到 ‚ 春秋时期郑国的祓禊活动最为典型:每到三月上巳日这天 ‚ 郑国男女倾城而出 ‚ 来到溱水、洧水之滨 ‚ 手执兰草洗濯身体 ‚ 祓除不祥。 同一时期 ‚ 其他区也有河滨祓禊的风俗。 总之 ‚ 早期的河滨祓禊礼俗与兰汤辟邪术属于同一巫术体系 ‚ 因其皆以兰草可辟不祥的观念为基础的 ‚ 区别仅在于兰汤沐浴是个人行为 ‚ 多在室内 ‚ 并可随时实施 ‚ 祓禊则是集体活动 ‚ 必在河滨 ‚ 并须定时举行。
清明节的由来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 ‚ 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 ‚ 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 ‚ 申生被逼自杀。 申生的弟弟重耳 ‚ 为了躲避祸害 ‚ 流亡出走。 在流亡期间 ‚ 重耳受尽了屈辱。 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 ‚ 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 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 ‚ 一直追随着他。 其中一人叫介子推。 有一次 ‚ 重耳饿晕了过去。 介子推为了救重耳 ‚ 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 ‚ 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 十九年后 ‚ 重耳回国做了君主 ‚ 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 ‚ 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 ‚ 唯独忘了介子推。 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 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 ‚ 心中有愧 ‚ 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 可是 ‚ 差人去了几趟 ‚ 介子推不来。 晋文公只好亲去请。 可是 ‚ 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 ‚ 只见大门紧闭。 介子推不愿见他 ‚ 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 晋文公便让他的御上绵山搜索 ‚ 没有找到。 于是 ‚ 有人出了个主意说 ‚ 不如放火烧山 ‚ 三面点火 ‚ 留下一方 ‚ 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 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 ‚ 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 ‚ 大火熄灭后 ‚ 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 上山一看 ‚ 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 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 ‚ 然后安葬遗体 ‚ 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 ‚ 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 掏出一看 ‚ 原来是片衣襟 ‚ 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 ‚ 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 ‚ 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 ‚ 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 ‚ 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 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 为了纪念介子推 ‚ 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 ‚ 在山上建立祠堂 ‚ 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 晓谕全国 ‚ 每年这天禁忌烟火 ‚ 只吃寒食。
走时 ‚ 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 ‚ 到宫中做了双木屐 ‚ 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 ”“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 ‚ 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 ‚ 晋文公领着群臣 ‚ 素服徒步登山祭奠 ‚ 表示哀悼。 行至坟前 ‚ 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 ‚ 绿枝千条 ‚ 随风飘舞。 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 ‚ 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 他敬重地走到跟前 ‚ 珍爱地掐了一下枝 ‚ 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 祭扫后 ‚ 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 ‚ 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 ‚ 晋文公常把血书带在身边 ‚ 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 他勤政清明 ‚ 励精图治 ‚ 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 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 每逢他死的那天 ‚ 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 还用面粉和着枣泥 ‚ 捏成燕子的模样 ‚ 用杨柳条串起来 ‚ 插在门上 ‚ 召唤他的灵魂 ‚ 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 此后 ‚ 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 每逢寒食 ‚ 人们即不生火做饭 ‚ 只吃冷食。 在北方 ‚ 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 ‚ 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 每届清明 ‚ 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 ‚ 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 ‚ 以示怀念。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
七夕节的由来
传说古时候有个善良的年轻人 ‚ 名叫牛郎。 他的父母早逝 ‚ 常遭兄嫂欺负 ‚ 连家产都没得分 ‚ 只留给他一条老牛 ‚ 但这老牛可不是一般的牛哦 ‚ 它是天上的金牛星变的 ‚ 因为触犯了天条 ‚ 所以被玉帝贬到凡间为牛 ‚ 它看善良的牛郎受人欺负 ‚ 所以决定要帮他。 一天 ‚ 它忽然开口告诉牛郎 ‚ 东边山下有个湖 ‚ 每天都有七个仙女到湖里洗澡 ‚ 只要牛郎偷走其中的一件衣裳 ‚ 使那仙女无法返回天宫 ‚ 就会留下来作他的妻子。 听了老牛的话 ‚ 牛郎果然偷偷藏起一位仙女的衣裳 ‚ 等到仙女们洗完澡要回天宫时 ‚ 年纪最小的织女才发现自己的衣裳不见了 ‚ 急得哭了出来 ‚ 这时牛郎捧著她的衣裳出现 ‚ 要求织女答应作他的妻子才把衣裳还她,织女看牛郎忠厚老实 ‚ 便答应了 ‚ 两人婚后生了一双子女 ‚ 生活十分幸福美满 ‚ 但老牛却死了 ‚ 在死前它告诉牛郎 ‚ 在它死后剥下它的皮 ‚ 遇到困难时就会派上用场 ‚ 这是它最后能留给牛郎的唯一一件东西。 而织女嫁给牛郎的消息传回天庭后 ‚ 玉帝大怒 ‚ 遂派王母娘娘把织女给抓回来 ‚ 牛郎为了找回织女 ‚ 想起了老牛的叮咛 ‚ 就披上牛皮靠著牛皮的神奇魔力追上他们 ‚ 此时王母娘娘心一急 ‚ 拔下头上的簪子往空中一划!马上出现了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 ‚ 把牛郎和织女分隔两边 ‚ 牛郎和一双儿女在河边大哭 ‚ 其深刻的感情也令玉帝动容 ‚ 所以特赦他们全家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 于是每年到了七夕 ‚ 就有无数的喜鹊飞上天去 ‚ 搭起一座鹊桥 ‚ 让牛郎和织女一家渡河相会 ‚ 说七夕当天晚上一定会下雨 ‚ 这就是牛郎织女重逢后喜极而泣的泪水...
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 当时 ‚ 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 ‚ 纷纷起义抗元。 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 力量准备起义。 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 ‚ 传递消息十分困难。 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 ‚ 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 ‚ 再派人分头 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 ‚ 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 到了起义的那天 ‚ 各路义军一齐响应 ‚ 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 ‚ 徐达就攻下元大都 ‚ 起义成功了。 消息传来 ‚ 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 ‚ 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 ‚ 让全体将士与民同 乐 ‚ 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 ‚ 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 此后 ‚ “月饼”制作越发精细 ‚ 品种更多 ‚ 大者如圆盘 ‚ 成为馈赠的佳品。 以后中秋节吃 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重阳节的由来
相传在东汉时期 ‚ 汝河有个瘟魔 ‚ 只要它一出现 ‚ 家家就有人病倒 ‚ 天天有人丧命 ‚ 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 ‚ 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 病愈之后 ‚ 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 ‚ 决心出去访仙学艺 ‚ 为民除掉瘟魔。 恒景四处访师寻道 ‚ 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 ‚ 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 ‚ 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 ‚ 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 ‚ 在仙鹤指引下 ‚ 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 ‚ 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 ‚ 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 终于收留了恒景 ‚ 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 ‚ 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 恒景废寝忘食苦练 ‚ 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 ‚ 瘟魔又要出来作恶 ‚ 你本领已经学成 ‚ 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 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 ‚ 一盅菊花酒 ‚ 并且密授避邪用法 ‚ 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 ‚ 在九月初九的早晨 ‚ 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 ‚ 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 ‚ 一盅菊花酒 ‚ 做好了降魔的准备。 中午时分 ‚ 随着几声怪叫 ‚ 瘟魔冲出汝河 ‚ 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 ‚ 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 ‚ 便戛然止步 ‚ 脸色突变 ‚ 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 ‚ 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 ‚ 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曾有此记载。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 另外 ‚ 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 ‚ 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 ‚ 所以后来重阳节才被立为老人节。
腊八节的由来
传说佛陀成道之前的悉达多太子 ‚ 他曾在苦行林苦修六年 ‚ 日食一麻一麦 ‚ 以淡泊物质来砥砺求道的心愿。 渐渐地太子觉悟到:世间的人追逐物欲 ‚ 沈迷于声色犬马之中过份享乐固然不易达到解脱大道 ‚ 如果执着于苦行 ‚ 徒使身心受苦 ‚ 形同枯木死灰 ‚ 也不能证悟菩提 ‚ 最好是舍弃苦乐二边 ‚ 过着不苦不乐的中道生活 ‚ 才能进趋解脱大道。
太子有了这一番体悟 ‚ 了解苦行的不究竟 ‚ 即刻从苦行的座位上站起 ‚ 走下尼连禅河 ‚ 让长年清净的流水 ‚ 洗去身上的垢秽。 但因太子的形体瘦弱 ‚ 竟疲乏无力的倒在尼连禅河边 ‚ 过了一会 ‚ 太子手攀岸上垂下的树枝方站起来 ‚ 走不了几步 ‚ 又瘫倒在岸上。 这时 ‚ 河边有一个名叫难陀波罗的牧女 ‚ 在河畔的草原上放牧 ‚ 她忽然看到一位瘦弱的青年沙门横卧在河岸旁 ‚ 好像毫无气力似的 ‚ 她立时生起同情的心 ‚ 手捧乳汁前来供养太子。 太子接受牧女的一杯乳汁 ‚ 其中的美味实在无法譬喻。 饮后 ‚ 五体通畅 ‚ 渐渐的恢复了气力。 于是涉河过岸 ‚ 走到伽耶山的一棵繁茂的菩提树下金刚座上 ‚ 端坐思惟 ‚ 终于在十二月初八日夜睹明星而开悟证道 ‚ 成就正等正觉。
由于牧羊女供养乳糜的典故 ‚ 后来中国的佛教徒乃起而效之 ‚ 于每年农历十二月八日当天 ‚ 以五谷及诸果物煮粥供佛 ‚ 称为“腊八粥”。 相沿至今 ‚ 此风气渐渐广传至民间 ‚ 一般人也在这一天煮食腊八粥 ‚ 成为民间风俗之一
除夕的由来
除夕这个节日是由先秦时期的逐除演变而来。 所谓“逐除”是指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 ‚ 有《吕氏春秋·季冬记》可考 ‚ 而“逐除”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 除夕最早应是西晋周处撰著的《风土记》等史籍。
相传远古时候 ‚ 有一种凶恶的动物 ‚ 非常厉害 ‚ 人们把它叫做“年”。 “年”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出现一次。 “年”这东西一出来 ‚ 就会危害人类 ‚ 给人来造成很大 的灾难。 “年”在晚上出来活动 ‚ 因此人们到时都熄灭灯火 ‚ 整夜不眠 ‚ 躲避灾害。 后来发现穿红衣 ‚ 燃炮竹发出的声响 ‚ 可以把“年”赶跑。 于是 ‚ 每到年末时 ‚ 觉着“年”快要出现的时候 ‚ 人们就燃放爆竹来避邪 ‚ 祈求来年好运。 所以过年大放鞭炮习俗 ‚ 流传到今天。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
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 俗称“过年”。 按照我国农历 ‚ 正月初一是“岁之元 ‚ 月之元 ‚ 时之元” ‚ 是一年的开始。 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每到除夕 ‚ 家家户户阖家欢聚 ‚ 一起吃年夜饭 ‚ 称“团年”。 然后一起守岁 ‚ 叙旧话新 ‚ 互相祝贺鼓励。 当新年来临时 ‚ 爆竹烟花将节日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 我国北方地区在此时有吃饺子的习俗 ‚ 取“更岁交子”之意。 而南方有吃年糕的习惯 ‚ 象征生活步步高。 守岁达旦 ‚ 喜贴春联 ‚ 敲锣打鼓 ‚ 张灯结彩 ‚ 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 另外 ‚ 各地还有互相登门拜年 ‚ 舞狮子 ‚ 耍龙灯 ‚ 演社火 ‚ 逛花市 ‚ 赏灯会等习俗。
元宵节的习俗
农历正月十五夜 ‚ 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 ‚ 又称上元节 ‚ 灯节。 正月十五闹元宵 ‚ 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 元宵之夜 ‚ 大街小巷张灯结彩 ‚ 人们赏灯 ‚ 猜灯谜 ‚ 吃元宵 ‚ 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上巳节的习俗
1、菜煮鸡蛋:国人有吃地菜煮鸡蛋的习俗。 荠菜又称地菜、田儿菜等 ‚ 是生长在田头地角的一种野菜。 虽说是野菜 ‚ 却鲜香可口、营养丰富。 春天正是采食荠菜的季节。 春食荠菜也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 三月三举家出游:三月初三 ‚ 2.举家出游 ‚ 有的人家带着酒菜在郊外野餐 ‚ 而这时正是迎春第一支杏花开放的时期 ‚ 古有“三月杏花香”的说法 ‚ 在城市内蛰伏了一个冬天的人们 ‚ 春暖乍寒 ‚ 人们走向郊外成了“三月三”的一个活动了。 3、放风筝:“正是人间三月三 ‚ 风筝飞满天” ‚ 三月初三还有放风筝的民俗 ‚ 风筝的来源有很多的说法。 有人说曾为战争中传递情报的功具等 ‚ 但在民间是一种游戏。 大人、孩子都喜欢放风筝 ‚ 有人认为是一种健身活动。 人们也认为经过了冬天 ‚ 应该到户外活动 ‚ 所以三月初三放风筝。
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 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 清明的前一天称寒食节。 两节恰逢阳春三月 ‚ 春光明媚 ‚ 桃红柳绿。 寒食节的设立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晋朝“士甘焚死不公侯”的介子推。 清明寒食期间 ‚ 民间有禁火寒食、祭祖扫墓、踏青郊游等习俗。 另外还有荡秋千、放风筝、拔河、斗鸡、戴柳、斗草、打球等传统活动。
七夕节的习俗
七夕节的习俗 ‚ 就是妇女们在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 乞巧活动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 ‚ 做些乞巧的小物品 ‚ 再摆上些瓜果 ‚ 赛乞巧 ‚ 各个地区的乞巧方式不尽相同 ‚ 但各有各的趣味。
在山东济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动很简单 ‚ 只是陈列瓜果乞巧 ‚ 此时如有蜘蛛结网于瓜果之上 ‚ 就意味着太乞巧了。 而鄄城、曹县、平原等地吃乞巧饭 ‚ 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拿来面、菜 ‚ 一块儿包饺子 ‚ 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饺子里 ‚ 乞巧活动以后 ‚ 她们聚在一起吃饺子 ‚ 据说吃到钱的有福 ‚ 吃到针的手巧 ‚ 吃到枣的早婚。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
中秋节的习俗
农历八月十五 ‚ 是一年秋季的中间 ‚ 因此称中秋节。 中秋之夜 ‚ 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 ‚ 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 ‚ 砌宝塔等活动。 除月饼外 ‚ 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此夜 ‚ 人们仰望如玉如盘的明月 ‚ 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 远在他乡的游子 ‚ 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所以 ‚ 中秋又称“团圆节”。
重阳节的习俗
1、登高。 在古代 ‚ 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 ‚ 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 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 ‚ 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 ‚ 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 登高所到之处 ‚ 没有划一的规定 ‚ 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2、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 ‚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 ‚ 制无定法 ‚ 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 ‚ 以片糕搭儿女头额 ‚ 口中念念有词 ‚ 祝愿子女百事俱高 ‚ 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 ‚ 像座宝塔 ‚ 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 ‚ 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 ‚ 并点蜡烛灯。 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 ‚ 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当今的重阳糕 ‚ 仍无固定品种 ‚ 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3、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 ‚ 菊花盛开 ‚ 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 ‚ 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以隐居出名 ‚ 以诗出名 ‚ 以酒出名 ‚ 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 ‚ 遂有重阳赏菊之俗。 旧时文人士大夫 ‚ 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 ‚ 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 北宋京师开封 ‚ 重阳赏菊之风盛行 ‚ 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 ‚ 千姿百态。 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 ‚ 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 ‚ 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清代以后 ‚ 赏菊之习尤为昌盛 ‚ 且不限于九月九日 ‚ 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
4、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 ‚ 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 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 ‚ 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 ‚ 还有插在头上的。 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 ‚ 有些地方 ‚ 男子也佩带。 重阳节佩茱萸 ‚ 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 除了佩带茱萸 ‚ 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 唐代就已经如此 ‚ 历代盛行。 清代 ‚ 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 ‚ “解除凶秽 ‚ 以招吉祥”。 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 宋代 ‚ 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腊八节的习俗
腊八节是佛教的节日。 这一天是释迦牟尼成佛的日子 ‚ 又称“成道节”。 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是吃腊八粥。 最早的腊八粥只是在米粥中加入红小豆 ‚ 后来演变的极为复杂考究 ‚ 主料有白米、黄米、江米、小米、菱角米等数十种 ‚ 添加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松仁、葡萄干、桂圆肉、百合、莲子等 ‚ 通宵熬煮 ‚ 香飘十里。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 :带字义分析
01 、【瑾萱】
瑾:瑾字的意思就是指良玉 ‚ 古常常与瑜字联用。 瑾字五行属火 ‚ 用作孩子名字意指传统美德、纯洁高尚、漂亮之义。
萱:指萱草。 一种木本植物。 萱字五行属木 ‚ 孩子名字有涵养洋气的 ‚ 用作人名意指优美、开心、贤惠之义。
02 、【翠莲】
翠:指翠鸟 ‚ 又特指雌虫的翠鸟;青、绿、碧色的翡翠玉石;漂亮、独特。 翠字五行属金 ‚ 用作有涵养洋气的名字意指秀丽、绮丽、纯真之义。
莲:多年生长 木本植物 ‚ 生浅水区中。 叶片大而圆。 種子称“莲籽”。 莲字五行属木 ‚ 有涵养洋气的宝贝名字 ‚ 用作人名意指纯真、优雅、超逸之义。
03 、【昱朵】
昱:本意为新的一天。 日光、光辉、映照。 昱字五行属火 ‚ 用作新生儿名字意指光亮、璀璨、映照、前程锦绣之义。
朵:意为绿色植物的花或苞 ‚ 常见来形容一个人的容颜漂亮。 朵字五行属木 ‚ 有涵养洋气的小孩子名字 ‚ 用作人名意指漂亮、聪慧、美若天仙之义。
04 、【丁鑫】
丁字形五行属火 ‚ 用作孩子名字意指才艺表演、健硕;丁:1、十二天干的第四位 ‚ 用以作次序第四的别称;2、象声词 ‚ 描述砍树、下象棋、弹钢琴的响声。
鑫::一般指金多兴盛的意思。 鑫字五行属金 ‚ 孩子名字有涵养洋气的 ‚ 用作人名意指財富、工作兴旺发达、添喜多贵之义;根据起名68网(www.qm68.com)网名字库大数据分析 ‚ 【丁鑫】这个名字更适合给孩子诗经起名取个有涵养洋气的名字 ‚ 这个名字男孩使用比例高。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
嘉瑶、心连、若皎、安瑶、徐灵、
盎梓、柔蝶、锦芬、琪絮、水嘉、
锣日、亮田、小鹏、梓芮、语晴、
秉玲、含雪、金琳、钥然、山冰、
紫真、永婕、俊桃、秋冰、江姿、
筱红、凌珍、雅芝、雁瑶、巧暖、
恩淳、广跃、谨浩、浩源、英广、
振国、何贝、洋溢、红会、熙尧、
浣秋、坦默、大霖、赐琪、运科、
巳策、恒溢、建和、昕语、枫骄、
博栋、厉善、心泽、海纳、挺豪、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 (流行的705个名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