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名网 > 宝宝起名

李姓的起源和来历 2022好听帅气的李姓小孩名字大全(精选)

清风饮露  2022-03-22 03:50 来源:起名网

确定
已选:
[摘要]李姓的来源 即是 李姓起源 ,这里是百家姓李姓起源。李姓来源为你详尽的介绍李姓的来源,李姓的历史,李姓的字辈,李姓的 宗祠楹联 ,李姓的族谱等相关王姓所有知识。让你对李

       李姓的来源即是李姓起源 ‚ 这里是百家姓李姓起源。 李姓来源为你详尽的介绍李姓的来源 ‚ 李姓的历史 ‚ 李姓的字辈 ‚ 李姓的宗祠楹联 ‚ 李姓的族谱等相关王姓所有知识。 让你对李姓家族起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起名网

  李姓的起源和来历 2022好听帅气的李姓小孩名字大全(精选) 李姓的来源即是李姓起源 ‚
 

百家姓李姓起源之李姓的来源

       百家姓李姓起源之李姓的来源

       1. 源于嬴姓和姚姓
 
源于嬴姓和姚姓 ‚ 出自黄帝之后颛顼帝高阳氏的后裔理徵和舜帝姚姓的后代结合的后代 ‚ 或出自道家创始人老子李耳 ‚ 属于以官职名为氏。 颛顼和舜帝后代一说:李姓祖先之一是伯益 ‚ 伯益是帝颛顼的裔孙。 舜帝时候 ‚ 伯益因帮禹治水有功 ‚ 又为舜驯服鸟兽 ‚ 被舜赐姓嬴氏,李姓出自嬴姓和姚姓 ‚ 李姓祖先之一:嬴姓出现因为舜帝的赐姓给他的女婿姓为嬴 ‚ 还把自己的姚姓的女儿嫁给他。 舜帝 ‚ 姚姓 ‚ 舜 ‚ 黄帝子孙 ‚ 生于姚地 ‚ 以地取姓为姚 ‚ 其后代就以姚为姓。 尧时 ‚ 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 ‚ 其子伯益被舜帝赐为嬴姓 ‚ 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 ‚ 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 ‚ 以官为氏 ‚ 称理氏。 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概括有两种:   一种说法是:商帝辛时 ‚ 皋陶后裔理徵 ‚ 在朝为官 ‚ 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 ‚ 而被处死 ‚ 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 ‚ 因食李子充饥 ‚ 才得以活命 ‚ 故不敢称理 ‚ 便改姓李氏。   另一种说法是:据史籍记载 ‚ 周朝以前未见有李氏 ‚ 自从有老子姓李 ‚ 名耳 ‚ 为利贞的后裔 ‚ 因祖上世代为理官 ‚ 理 ‚ 李两字古音相通 ‚ 便也以李为氏。 显然 ‚ 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

       百家姓李姓起源之李姓的来源

       2. 源于改姓、赐姓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平定哀劳夷后 ‚ 曾赐当地各少数民族以赵、张、杨、李等姓。

         北魏鲜卑族有复姓叱李氏 ‚ 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 ‚ 实行全面汉化政策 ‚ 改为汉字单姓李氏。

         在回族姓氏中 ‚ 有不少姓氏是历代皇帝赐予的姓 ‚ 如李、达、答、张、白、沐、陕、郑、朱、金等姓。 回族李氏是七世纪以来少数波斯人和阿拉伯人来中国并定居;十三世纪以后又有一部分中亚细亚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迁入中国 ‚ 他们在与汉、维吾尔、蒙古族相处的过程中形成回族 ‚ 又称“回回”。 李氏在回族中所占比例较高 ‚ 有些直接来自古波斯或阿拉伯 ‚ 如五代前蜀词人李珣 ‚ 其祖先就是波斯人 ‚ 来中国后留居梓州(今四川三台)。

         李思摩:突厥颉利族人(东突厥) ‚ 原名阿史那思摩 ‚ 其酋长称颉利可汗 ‚ 名咄苾。 颉利人曾屡次侵扰唐朝 ‚ 咄苾与思摩于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扰唐时 ‚ 被唐军俘获并送往长安(今陕西西安)。 唐太宗李世民认为思摩忠诚可嘉 ‚ 于是赐为李氏 ‚ 令他统领颉利旧部驻守河南之地。

         李突地 ‚ 稽靺鞨酋长(分布在松花江、牡丹江流域及黑龙江中下游) ‚ 唐朝初建时即来唐朝贡 ‚ 后曾击败进攻幽州的突厥兵 ‚ 他于唐贞观初年被唐太宗李世民任命为右卫将军 ‚ 赐为李氏。 李嘉庆也是靺鞨族人 ‚ 本姓茹 ‚ 名常 ‚ 徙幽州 ‚ 为朔方部将 ‚ 以战功被赐姓李 ‚ 更名嘉庆。 其子李怀光 ‚ 在唐德宗时被封为都虞侯。

         李国昌:本为朱邪氏 ‚ 名赤心 ‚ 沙陀突厥酋长朱邪执宜之子。 唐懿宗咸通十年(公元869年)任太原行营招讨等职 ‚ 因随从康承训击败庞勋起义军有功 ‚ 升为单于大都护、振武军节度使 ‚ 被赐姓李名国昌。

         李 勣:(公元594~669年) ‚ 本姓徐 ‚ 名世勣 ‚ 字懋功 ‚ (徐茂公)曹州离狐(今山东东明东南部)。 家富有 ‚ 初从翟让起义 ‚ 参加瓦岗军 ‚ 因功封东海郡公 ‚ 瓦岗军失败后降唐 ‚ 被唐高祖李渊任为右武侯大将军 ‚ 封曹国公 ‚ 赐姓李 ‚ 因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 ‚ 单名勣(jì ‚ 同绩)。 其孙敬业起兵反武 ‚ 赐姓剥夺。

         李 粲:滑州人 ‚ 本姓丙 ‚ 在隋朝任屯卫大将军 ‚ 唐高祖李渊入关后 ‚ 率众归唐 ‚ 被授宗正卿 ‚ 封应国公 ‚ 赐姓李。

         李子和:蒲城人 ‚ 本姓郭 ‚ 原在隋朝做官 ‚ 曾以罪徙榆林 ‚ 唐高祖武德初年献款 ‚ 被任为灵州总管 ‚ 后又跟随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刘黑闼起义 ‚ 因有功 ‚ 被赐姓李 ‚ 封夷国公。

         李抱玉:河西人 ‚ 本姓安 ‚ 唐高祖时功臣安兴贵的后裔 ‚ 原名重璋 ‚ 善骑射。 唐玄宗李隆基以其战河西有功 ‚ 为他改名抱玉。 安禄山叛乱时 ‚ 安抱玉镇守南阳 ‚ 上书朝廷 ‚ 说耻与逆臣安禄山同宗 ‚ 要求改姓 ‚ 于是唐玄宗赐他姓李。

         李忠臣:蓟人 ‚ 本姓董 ‚ 名秦 ‚ 少年时从军 ‚ 憨直不通书 ‚ 但努力奋斗 ‚ 因有战功 ‚ 被唐肃宗李亨赐姓李 ‚ 赐名忠臣。

         李国臣:河西人 ‚ 本姓安 ‚ 膂力过人 ‚ 积功升任云麾大将军 ‚ 被唐肃宗李亨赐姓李。

         李宝忠:奚族人 ‚ 原为范阳守将张锁高的养子 ‚ 名忠志 ‚ 字为辅 ‚ 为安禄山、史思明的部属 ‚ 随同安、史叛唐。 公元761年史思明逝世后 ‚ 张忠志献恒、赵、深、定、易五州 ‚ 唐朝宗李豫升他为礼部尚书 ‚ 赐姓李 ‚ 赐名宝忠 ‚ 封赵国公。

         李光进:其祖先为河曲羌族人(今青海黄河曲流处) ‚ 姓阿跌氏 ‚ 唐朝贞观中期内属 ‚ 以其地为鸡田州 ‚ 光进随从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 ‚ 收复两京有功 ‚ 于大历年间被唐朝宗李豫赐姓李。

         李元谅:安息人 ‚ 本姓安 ‚ 少为宦官骆奉仙所养 ‚ 冒姓骆 ‚ 名元光 ‚ 勇敢有谋略 ‚ 唐德宗时与李晟收京师 ‚ 贞元年间因守备有方 ‚ 避免了一次与吐蕃的战争 ‚ 被赐姓李 ‚ 赐名元谅。

         李全略:本姓王 ‚ 名日简 ‚ 以功累官横海军节度使、沧德棣州观察使 ‚ 被唐穆宗李恒赐姓李 ‚ 赐名全略。

         李茂勋:回鹘族(即回纥)阿布思后裔 ‚ 降唐后 ‚ 受到兵部尚书张仲武的重用 ‚ 后因积功较多 ‚ 被唐宣宗李忱赐姓李名茂勋。

         在唐朝 ‚ 还有阿布氏、阿跌氏、舍利氏、朱邪氏、董罗氏等人士因建国有功 ‚ 被赐李氏。 另外传说大食国人李诃末将军以及李彦升和波斯人李铉、李珣均为皇帝赐姓。

       百家姓李姓起源之李姓的来源

       3. 少数民族李姓

       1.苗族:   

       苗族居住在南方 ‚ 半数以上在贵州 ‚ 其余分布于湖南、云南、广西、四川、广东、湖北等省 ‚ 与其他兄弟民族大杂居 ‚ 小聚居 ‚ 约有五百一十万人。 李氏在苗族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 在黔西威宁地区的苗族中为大姓之一。 汉姓为“李”、苗姓为“孟恩路” ‚ 这是他们实行“子父连名制”的一种特殊写法。 苗族中的李氏 ‚ 有些是民族融合的产物 ‚ 有的已与李氏的原义无关。 例如 ‚ 清朝咸丰、同治年间由张秀眉领导的贵州苗民起义中有个起义军将领叫李洪基 ‚ 但他并不姓李 ‚ “李”系他的苗语名字“拟”的讹写 ‚ 而“拟”在苗语中意为水牯牛 ‚ “洪基”为“弯角”之意 ‚ 故“李洪基”即“弯角水牯牛”。 据有关学者考证 ‚ 清朝官府在登记户籍册时 ‚ 用同音的汉姓代替男性户主的苗名 ‚ 因而形成了苗族汉姓。 苗族中的一些李氏 ‚ 就是这样产生的。  
2.壮族:   

       壮族系由古代百越的一支发展而成 ‚ 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 约有一千三百四十万人 ‚ 其90%以上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 少部分居住在云南、广东等省。 李氏在壮族中人数较多 ‚ 曾出过一些有影响的人物 ‚ 如太平天国著名将领李开芳、李锦贵、李文彩等 ‚ 均为壮族李氏人。   

       3.瑶族:   

       瑶族主要由古代“长沙武陵蛮”的一部分发展而成。 约有一百四十五万人 ‚ 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五省区的山区 ‚ 其中广西瑶族人数约占总数的70%强。 李氏为瑶族主要姓氏之一 ‚ 在瑶族原有十二姓中居于第五位。 瑶族李氏根据血缘远近 ‚ 分有若干“房”;各房都有称呼 ‚ 辈分称谓有“本头”、“巴比”、“九古”等。 瑶族李氏具有反抗封建压迫的精神 ‚ 清朝有广东八排瑶民反清首领李英 ‚ 还:有湖南瑶民起义首领李元发。   

       4.白族:   

       白族自称“白子”、“白尼” ‚ 主要聚居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 并散居于云南省碧江、元江、昆明、昭通及贵州省毕节等地 ‚ 1982年统计约有一百十三万余人。 唐朝史学家杜佑 ‚ 曾任岭南节度使 ‚ 熟悉南方少数民族情况 ‚ 他所撰写的《通典》中记载有白族的姓氏:“其地有数十部落……有数十姓 ‚ 以杨、李、赵、董为名家 ‚ 各据山川 ‚ 不相役属。 ”从中可以看出李氏是白族中的大姓 ‚ 至少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再往前追溯 ‚ 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在赐给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以张姓时 ‚ 又赐各酋长杨、李、赵等姓。 这又说明一千七百多年前云南白族已有李氏。 三国以后 ‚ 有不少李氏汉人徙居云南 ‚ 久而久之 ‚ 与白族融合在了一起 ‚ 如唐朝贞观年间的“西洱河蛮”中的杨、李、赵等姓 ‚ 都自称本来是汉人   

       5.畲族:

        畲 ‚ 意为烧榛种田 ‚ 即在播种之前将的草木烧去 ‚ 以灰作肥料。 畲族因从事畲耕(即刀耕火种)而得名 ‚ 他们自称“畲民”或“山客” ‚ 约有三十八万人 ‚ 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五省六十多个县(市)的部分山区 ‚ 以福建、浙江两省为最多。 他们通用汉语 ‚ 主要从事农业 ‚ 长期和汉族人民杂居 ‚ 关系十分密切。 福建霞浦县畲族族谱中记有“唐光启二年(公元886年) ‚ 盘、蓝、雷、钟、李有三百六十余丁口 ‚ 从闽王王审知为乡道官 ‚ 由海来闽” ‚ 这说明唐朝末年福建有畲族李氏。 元末有福建农民起义首领李志甫 ‚ 据说就是畲族人。   

       6.犹太族:   

       犹太人古称“希伯来人” ‚ 公元前十三世纪曾在巴勒斯坦居住 ‚ 用希伯来语(属闪含语系闪语族) ‚ 公元前十一世纪建立以色列王国 ‚ 创犹太教。 公元一至二世纪罗马帝国统治期间 ‚ 绝大部分被赶出住地 ‚ 其中散入欧洲的受到迫害屠杀 ‚ 或与当地民族结合。 犹太进入中国 ‚ 约始于唐朝;有较多的人来中国 ‚ 是在北宋中叶。 北宋时进入中国的这一批犹太人 ‚ 其先祖在公元前二世纪七十年代离开犹太本土 ‚ 流徙到印度的孟买地区 ‚ 在那里定居了一千一百多年之后 ‚ 于十一世纪中叶或后叶 ‚ 又循海道向东推进 ‚ 到达了中国。 与此同时 ‚ 还有一些犹太人散居于洛阳、北京、南京、杭州、宁波、泉州等地 ‚ 但人数最多是住在开封的犹太人。 住在开封的这一支犹太人移民 ‚ 以李氏为首 ‚ 共有李、俺、艾、高、穆、赵、金、周、张、石、黄、聂、金、张、左、白等十七姓 ‚ 其中两李、两金、两张为“同姓不同家”。 明崇祯皇帝十五年(公元1642年)9月明军掘黄河堤放水淹李自成起义军 ‚ 使开封沦为泽国 ‚ 开封犹太人逃亡各地 ‚ 直到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重建开封城时 ‚ 幸存的犹太人才随同汉、回民返回开封 ‚ 后又在寺院旧址上重建了清真寺。 清初 ‚ 开封犹太人有李、艾、赵、张、高、金、石七大姓 ‚ 李氏仍居首位。 现在开封犹太人尚有四姓 ‚ 仍有李氏 ‚ 他们已完全接受了汉族文化。   

       7.蒙古族:   

       源于陈蒙古八旗李雅拉氏 ‚ 原居于丹东岫岩奇风岭地区 ‚ 后取其姓首字谐音汉字“李”为氏 ‚ 隶属镶红旗蒙古。 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奉命驻守岫岩奇风岭一带 ‚ 今后裔散居于岫岩汤池、凤城赛马等地。   

       .回族:   

       回族中的李氏 ‚ 主要源自赐姓。   据《中国历代回教名贤事略》中记载:唐朝时的“李光颜 ‚ 本阿跌失 ‚ 敕勒十五部落之一也。 因世有武功 ‚ 赐以国姓荣之。 ”   此外 ‚ 有个别的李氏则是源于改氏。 《闽书方外志》中记载:明朝李蛰 ‚ 本姓林 ‚ 但祖上“性刚正不挠 ‚ 为执政所嫌 ‚ 从容毕命于福州” ‚ 其后便改氏“李”了。 在清朝 ‚ 内务府回回族人尼亚咱改氏为李 ‚ 这也是回族李氏的又一支。

百家姓李姓起源之李姓的历史

       1.先秦时期:

       李姓形成时 ‚ 族人世居今河南鹿邑一带 ‚ 春秋时期的李耳是正史中立传的首个李姓人物。 李耳 ‚ 字伯阳 ‚ 外字聃 ‚ 号老子 ‚ 生于春秋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人 ‚ 做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史” (管理藏书的史官) ‚ 传说是春秋时的思想家和道家的创始人 ‚ 传为《老子》一书的作者。 传说他是周平王时(春秋初期)人 ‚ 又说春秋末期的孔子曾向他问礼 ‚ 于是说他活了160多岁或200多岁 ‚ 是因为修道养寿才活了那么大岁数。 《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老子五千文》是道家主要经籍 ‚ 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 ‚ 包含着某些朴素辩证法因素 ‚ 对中国后世哲学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 后来唯物、唯心两派都从不同的角度吸收了老子的思想。 据《新唐书》记载:李氏出自嬴姓。 帝颛顼高阳氏生大业 ‚ 大业生女华 ‚ 女华生皐陶 ‚ 字庭坚 ‚ 为尧大理。 生益 ‚ 益生恩成 ‚ 历虞、夏、商 ‚ 世为大理 ‚ 以官命族为理氏。 至纣之时 ‚ 理徵字德灵 ‚ 为翼隶中吴伯 ‚ 以直道不容于纣 ‚ 得罪而死。 其妻陈国契和氏与子利贞逃难于伊侯之墟 ‚ 食木子得全 ‚ 遂改理为李氏。 李耳的后代李宗 ‚ 字尊祖 ‚ 在魏国做官 ‚ 被封于段 ‚ 为干木大夫。 李宗之子李同为赵国大将军 ‚ 孙李兑为赵相 ‚ 曾孙李跻为赵国阳安君。 李跻有两个儿子:李云、李恪。 李恪的儿子李洪 ‚ 任秦国(在今甘肃、陕西一带)太子太傅 ‚ 其孙李兴族为秦将军。 李兴族之子李昙 ‚ 字贵远 ‚ 在赵国做官 ‚ 封柏人(今河北唐山)侯 ‚ 后又入秦 ‚ 任御史大夫。 李昙有4个儿子:崇、辨、昭、玑。 他们及其后代因分别在外地任官、定居而分出两支:长子李崇 ‚ 任陇西(治所在今甘肃临洮县)守 ‚ 封南郑公 ‚ 为陇西房;四子李玑 ‚ 战国末任秦国太傅 ‚ 李玑的二儿子李牧在赵国做官 ‚ 定居在赵郡(治所在今河北邯郸市西南) ‚ 为赵郡房。 后来 ‚ 陇西房又分为十三房 ‚ 唐宗室39房 ‚ 赵郡房又分为东、南、西、辽东、江夏、汉中六房。   李耳以后 ‚ 李姓人口逐渐增多。 春秋时晋文公(都城在今山西翼城东南)的理狱官李离、战国时魏文侯(都城在今山西夏县西北)相李悝 ‚ 都是早期迁入今山西境内的李姓人;战国时被秦昭王任为蜀郡(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守的李冰 ‚ 是最早迁入今四川的李姓人;李耳之孙李同 ‚ 到赵国(都城在今河北邯郸)做官 ‚ 是最早迁入今河北的李姓人;李同裔孙李恪的儿子李洪 ‚ 到秦国(都城在今陕西咸阳东北)做官 ‚ 是最早迁入今陕西的李姓人;李洪裔孙李昙 ‚ 在秦国任御史大夫 ‚ 其长子李崇开创陇西房 ‚ 四儿子李玑的二儿子李牧开创赵郡房 ‚ 形成李姓宗族最重要、最根本的两大支派。

       2.两汉三国时期:

       两汉、三国时期 ‚ 李姓人又在许多地方开辟出新的聚居点。 西汉时 ‚ 李姓有徙居今山东、江西者 ‚ 如李耳裔孙李解 ‚ 因在胶西国做官 ‚ 留居高密(今山东高密县西南);更始初任军师将军的李淑为豫章 (今江西南昌)人。 到东汉、三国时 ‚ 李姓有更多的人走向四面八方 ‚ 向东北已发展至今辽宁一带 ‚ 如东汉时率乡勇抗击海贼的李久为辽东 (今辽宁辽阳)人;向西北已发展至今宁夏一带 ‚ 如汉末三国时期凉州军阀李傕为北地(今宁夏、甘肃一带)人;向东南又发展至今江苏 ‚ 如东汉时善风角占候之术的李南为句容 (今属江苏)人;向南已发展至今广东、湖南、湖北 ‚ 如东汉时交趾刺史李进为高要 (今属广东)人 ‚ 三国时吴丹阳太守李衡为襄阳(今属湖北)人;向西南已发展至今云南 ‚ 如三国时蜀汉兴亭侯李恢为俞元(在今云南澄江县境)人。   三国时 ‚ 魏文帝立“九品官人法” ‚ 州设大中正 ‚ 郡设中正 ‚ 执掌用人权 ‚ 从此形成把持政权的士族制度。 东晋、南朝时期 ‚ 排列士族姓氏等级 ‚ 把北方山东(指崤山或华山以东地区)在一郡之内的大姓望族称为郡姓 ‚ 列王、崔、卢、李、郑为一流冠族。 因为士族门第大抵是由祖先有声望、代代保持富贵、常有功臣名人、一家男女熟习礼教的形式和表现异于常人的风尚、能谈论、有文章等各种因素构成的。 十六国时 ‚ 先后出现了两个李姓政权--大成国和西凉国。

       3.隋唐时期:

       陇西李氏李唐支自西魏、北周至隋代 ‚ 世代为皇亲国戚 ‚ 官位显赫 ‚ 至隋末 ‚ 在朝廷内外已具有相当雄厚的实力 ‚ 因之为唐代李姓的空前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 ‚ 这一历史时期 ‚ 李姓除分布于上文所述的地区外 ‚ 又有今内蒙古、浙江、安徽等省区的李姓人载入史册 ‚ 但总的来说 ‚ 李姓仍主要是在北方发展。 随陈化父子入闽   

       唐朝初期 ‚ 朝廷派陈政任岭南行军总管 ‚ 率兵往闽南镇压“蛮獠啸乱” ‚ 后其子陈元光继任 ‚ 平定了局势。 固始籍将佐李伯瑶随陈氏父子入闽开发漳州 ‚ 功绩卓著 ‚ 留居当地 ‚ 其子孙散处龙溪、漳浦诸县。   武周时避祸南逃   唐高宗皇后武则天 ‚ 690年废唐睿宗李旦 ‚ 自称圣神皇帝 ‚ 改国号周 ‚ 史称武周。 她任用酷吏 ‚ 屡兴大狱 ‚ 使宗室、朝臣不少人被牵连冤杀。 为了避祸 ‚ 宗室李姓部分人从长安、洛阳逃到比较安静的江南定居。   避“安史之乱”南迁   

       唐玄宗十四年(755年)冬 ‚ 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及其部将史思明 ‚ 以诛杨国忠为名 ‚ 起兵叛乱 ‚ 历时八年方被平定。 这场战乱 ‚ 使中原人民遭受了空前浩劫 ‚ 大批人被迫逃往江南避难 ‚ 其中有一批李姓人。   

       李光弼徙居金陵   唐朝大将、营州柳城契丹族人李光弼 ‚ 末年任河东节度使 ‚ 与郭子仪一同平定“安史之乱” ‚ 因功被封为临淮郡王。 762年出镇徐州 ‚ 进封临淮王 ‚ 徙居金陵(今江苏南京) ‚ 从此子孙蕃盛 ‚ 形成金陵李氏 ‚ 后分衍于江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李德裕贬死崖州   始于唐穆宗时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和以李德裕为首的朋党之间将近四十年的斗争 ‚ 史称“牛李党争”。 唐武宗即位后 ‚ 任李德裕为相 ‚ 李宗闵被贬死 ‚ 牛僧孺亦被黜。 到了唐宣宗时 ‚ 牛派得势 ‚ 李派则全遭罢斥 ‚ 李派首领李德裕被贬为崖州(治所在今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东南)司户 ‚ 于850年病死 ‚ 其子孙有部分人留居当地 ‚ 成为最早徙居海南的李姓人。 随王氏兄弟入闽   

       唐末至五代年间 ‚ 因中原地带长期动乱 ‚ 河南因始人王潮、王审知兄弟率众起义 ‚ 最后在福建创建闽国。 河南一些李姓人随王氏兄弟入闽 ‚ 定居于莆田、晋江 ‚ 后又分支宁化、上杭、邵武、清流等地 ‚ 进而又向西发展 ‚ 分布于广东、广西的一些地方。

       4.两宋时期

       唐代以后 ‚ 出于多种原因 ‚ 李姓播迁更加频繁 ‚ 分布地更为广泛。 其中 ‚ 迁徙人数较多的是宋代“靖康之变”时的南迁。   例如 ‚ 覃怀(今河南武陟)人李曾伯 ‚ 举家渡江 ‚ 后居嘉兴 (今属浙江) ‚ 宋理宗宝佑年间举进士 ‚ 后累官治海制置使;李芾从开封徙居衡州(今湖南衡阳) ‚ 恭帝德佑初知潭州;开封饮食业以烹饪羊肉著名的厨师“羊肉李七儿”、以善于用肉和各种莱肴做汤闻名的“杂菜羹李婆婆”等南迁后在杭州重操旧业。

百家姓李姓起源之李姓的字辈

       山东日照太平桥李氏派语:为予衍其绪 ‚ 宗业宜慎守;忠厚作贻谋 ‚ 家运乃克久;植基资笃信 ‚ 敦行尚朴诚;敬共存世泽 ‚ 懿训栽心铭。   

       陇西堂李氏派语:国正添必茂 ‚ 高腾秀起彰 ‚ 宗荣征瑞庆 ‚ 祖泽远光昌 ‚ 德盛繁家祉 ‚ 修悠发久祥 ‚ 于时增振耀 ‚ 弈稷衍其行。   

       河南南阳李氏派语:兴广文明云 ‚ 石川人一家 ‚ 万代开中华。   

       东山李氏派语:世开国运 ‚ 文士宏兴 ‚ 正心诚意 ‚ 盛德日新 ‚ 英才应遇 ‚ 克建功勋 ‚ 荣华继美 ‚ 光宗显亲。   

       桥李氏派语:世德相承远 ‚ 扬泽锡恒光 ‚ 文明昭裕启 ‚ 家声庆福长。   

       善邑曲江李氏派语:本曰守承先世逢 ‚ 绍廷政学安邦国 ‚ 书田基业振家声 ‚ 景运文明光祖泽。   

       云湖李氏原派语:义根思远 ‚ 荣秉丹良 ‚ 应开永世 ‚ 枝芳助茂。 新派语:瑞集星垣 ‚ 祥征齐宇 ‚ 德绍前徽 ‚ 光昭祖绪。   锦潇堂李氏派语:子民享盛世 ‚ 国祚自长春 ‚ 祖德周贤士 ‚ 宗功汉彦臣 ‚ 贻谋宏远大 ‚ 文允启开新。   

       湖南邵阳八甲李氏派语:应嗣继仁子 ‚ 志文仲显廷 ‚ 祖宗永世德 ‚ 时长开佑增。 续班:本正发祥懋 ‚ 肇启有忠纯 ‚ 立学光前代 ‚ 家传瑞运新 ‚ 声华成盛业 ‚ 孝义一庭荣。   

       湖南宁乡李氏派语:鞠公口占原派:崇志奉正宗 ‚ 祖方应兆龙 ‚ 荣华发达茂 ‚ 永远曜先公。 一修原派:文光恢世绪 ‚ 良泽启廷封 ‚ 长振家声大 ‚ 祯祥国祚雍。 三修新派:忠孝功名显 ‚ 诗书道业隆。 派次:宏开景象 ‚ 家世克昌 ‚ 承宜祖德 ‚ 永锡贤良。   

       湖南沅江李氏派语:景继修凤玉应 ‚ 春世时之成 ‚ 大学文名显 ‚ 鸿勋泰运新 ‚ 克勤功益懋 ‚ 遵道治常隆 ‚ 守训承先志 ‚ 敦行尚本真 ‚ 有恒斯建业 ‚ 能立定增荣。   

       湖南岳阳李氏派语 ‚ 荣资成国泽 ‚ 才之重南方。   

       南郭李氏派语:居均元景 ‚ 丕基式廓 ‚ 文献日存 ‚ 英明代作 ‚ 规启来哲 ‚ 道裕先觉 ‚ 美继西昆 ‚ 盛传东洛 ‚ 奕叶香腾 ‚ 新枝秀擢 ‚ 甘雨和风 ‚ 增辉花萼。   

       船港李氏派语:德以仕大 ‚ 万李春胜 ‚ 赐隆先光 ‚ 开联荣荫 ‚ 人文蔚起 ‚ 升朝辅政 ‚ 世泽孔长 ‚ 家风愈盛。   

       腾冲叠水河李氏派语:自立根肇守 ‚ 诚振本性生 ‚ 天其钟有庆 ‚ 端显永炳文。   

       甘肃陇西李氏初定派语:经纶道节展奇才 ‚ 辅佐天家登相台 ‚ 宪章祖训扬先泽 ‚ 洪起心传庆方来。 重定:经纶承祖泽 ‚ 光裕振家声 ‚ 肇建洪模永 ‚ 宗支裔代荣。 通谱班次:享叙传谟典 ‚ 洪基肇吉安 ‚ 泰和家政协 ‚ 鼎甲焕新班。   

       京江李氏派语:福泽由天定 ‚ 心田在而耕。   

       井岗李氏派语:秀公九族亲 ‚ 甲第冠千军 ‚ 石羊发基址 ‚ 均志李连陛 ‚ 应尚仕忠臣 ‚ 国太永安宁 ‚ 荣华光宗祖 ‚ 富贵远传名 ‚ 道德辉先泽 ‚ 诗书裕哲昆 ‚ 文章称寿世 ‚ 学业建经纶。   

       衍庆堂李氏偶公股前派:万荣道兴恺 ‚ 明常崇德彰 ‚ 春应贞元泰 ‚ 雍熙乐允祥。 贤公股前派:才文寿妙广 ‚ 永玉万森崇 ‚ 应一启振家 ‚ 声川长必祥。 偶贤两支合汀后派:忠义开鸿绪 ‚ 龙族着烈光 ‚ 经纶昭实学 ‚ 廉敬历官方 ‚ 根本培深厚 ‚ 芝兰奕世香。   

       三桥李氏字辈:远世思明德 ‚ 昌时衍令谟 ‚ 彦奇蕃克绍 ‚ 昭朗盛宏敷。   

       岩田李氏字辈:仁信兴邦本 ‚ 忠诚忠具辉 ‚ 高实从正发 ‚ 滋赞美明颀 ‚ 俊秀潜龙跃 ‚ 簪缨起凤飞 ‚ 诗书光德业 ‚ 文采焕珠玑。   

       高密李氏字辈:元宪诒敦迪 ‚ 嗣符亶毓;衍祚最隆翼 ‚ 永传赞厚。   

       赣榆白石头李氏字辈:相为至宝 ‚ 新作良田 ‚ 忠厚传家远。   

       四川南充南部李氏字辈:朝元先庭维仕林 ‚ 文昌定国胜聪明   

       四川广元苍溪李氏字辈:洪白斯林 春士中青 三元开太 定显之云 光华国启 永世昌明.   

       永年李氏字辈:球璧延前代 ‚ 簪缨发后昆 ‚ 克家常德建 ‚ 经国远谋存。 一本亲惟笃 ‚ 同寅谊尚敦 ‚ 门威知允茂,不负陇人孙。   霍邱花园李氏字辈:字田临三章 ‚ 学为继世长 ‚ 新家传道德 ‚ 治国定安邦。   

       霍邱龙潭李氏字辈:乾坤毓敬杨 ‚ 栋克海学章 ‚ 保家立朝纲。   

       四川资阳李氏字辈:应文春先 ‚ 单廷世云 ‚ 如恒其德 ‚ 光宗必成。   

       河北胜芳李氏字辈:文耀裕光兆 ‚ 嘉世守中和。   

       湖北程集李氏字辈:老派:维学师在贤 ‚ 大振家国传 ‚ 智仁承祖德 ‚ 孝友取宗光 ‚ 作述芳名远 ‚ 修齐锡庆长。 新派:继世昌威治 ‚ 诗文胜泽兴。   

       保定府李氏字辈:德洪天喜贵 ‚ 长久振家兴。

百家姓李姓起源之李姓的宗祠楹联

       李姓宗祠通用匾额   道德传家 太白遗风 诗酒流芳   “道德传家”源自老子。   “太白遗风”“诗酒流芳”指唐代大诗人李白   李姓宗祠四言通用对联   卫公勋业;   元礼门墙。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自唐·李靖屡建军功 ‚ 太宗时封为卫国公。 下联典自东汉·李膺 ‚ 字元礼 ‚ 以声名自高 ‚ 后进有登其堂者 ‚ 皆以为“登龙门”。   西陇望族;   北海名流。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自唐·李邕 ‚ 李善之子。 善注《文选》。 玄宗时 ‚ 官北海太守 ‚ 人称“李北海”。   陇西世泽;   冯南家声。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自汉李广 ‚ 陇西成纪人。 以及唐高祖李渊 ‚ 祖籍陇西成纪。 “冯” ‚ 即冯翊 ‚ 古地名 ‚ 今陕西省大荔县。   邺侯世泽;   楷模家声。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自唐·李泌 ‚ 封邺侯。 下联典自东汉·李膺 ‚ 字元礼 ‚ 太学生称“天下楷模”。   庋藏邺架;   召记玉楼。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自唐·李泌 ‚ 封邺侯。 藏书甚丰 ‚ 号为“邺架”。 下联典自唐·李贺 ‚ 临死前见梦:上帝成白玉楼 ‚ 召其作记 ‚ 遂卒。 经传道德.   经传道德;   名重谪仙。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自春秋·老子 ‚ 名李聃 ‚ 著有《道德经》。 下联典自唐·李白 ‚ 贺之章称之为“谪仙人”。   漱玉词丽;   娘子军兴。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自南宋·李清照 ‚ 号易安居士 ‚ 著有《漱玉词》。 下联典自唐高祖李渊之女平阳公主 ‚ 其夫柴绍随李渊起兵反隋 ‚ 平阳公主在陕西招募军队七万余人 ‚ 时称“娘子军”。   有典有则;   卜世卜年。   ——佚名撰台湾省金门县李氏家庙联。   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   ——撰李姓宗祠通用联   典用自题联.   勋业西平望;   文章北海风。   ——当代书画家李曲斋集清·李文田遗墨字撰题广东省顺德县均安镇上村李氏宗祠联   李姓宗祠七言通用对联   狂歌痛饮双仙骨;   索句呕心一锦囊。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自唐·李白为诗仙、酒仙 ‚ 是为双仙。 下联典自唐·李贺每出游 ‚ 备一锦囊 ‚ 得句即投其中 ‚ 其母见之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巳耳。 ”   居士词犹传漱玉;   娘子军莫与争锋。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宋·李清照。 下联典指唐·李渊之女平阳公主。   木荣花绽展春色;   子孝孙贤传嘉风。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联   典用鹤顶格李姓拆字联。   岷江水利千年颂;   昌谷诗风香。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战国水利家李冰 ‚ 开凿都江堰。 下联典指唐代诗人李贺 ‚ 有《昌谷集》。   玉炉修炼延年药;   真道兴诚益寿丹。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联   典用云南省陆良县城南面三十里处的终南山老子(李聃)说经台石刻联。   新添十竹皆紫玉;   恰对九峰如画屏。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联   典用清代地理学家、古文家李兆洛撰书联。   原本陇西神仙祖;   派系唐朝帝王孙。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台湾省台北县淡水镇忠寮里竹围子李氏祖厝联。   李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对联   道德犹龙 ‚ 名起柱下;   文章倚马 ‚ 系出陇西。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联   诗礼趋庭 ‚ 人羡邺侯卷轴;   忠贞体国 ‚ 世瞻元礼萧墙。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李泌秩事。 下联典指东汉·李膺秩事。   鸣凤朝阳 ‚ 谏诤均推御史;   宫袍带月 ‚ 神气咸钦谪仙。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唐代御史李善感。 下联典指李白。   系出陇西 ‚ 将相公侯光国史;   宗开淮左 ‚ 忠良孝友笃家风。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安徽省嘉山县曹府山李氏宗祠联。 上联典出李氏郡望及历史上李氏人才辈出 ‚ 不乏“将相公侯”;下联典出本支李氏定居于淮河西岸 ‚ 以“忠良孝友”为家风。   田可耕 ‚ 桑可蚕 ‚ 书可读 ‚ 袭誉传家至宝;   战则胜 ‚ 攻则取 ‚ 守则固 ‚ 文忠开国殊勋。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唐代江南巡察大使李袭誉。 下联典出明代大都督府左都督李文忠。   世系考春秋 ‚ 御史名官、东鲁圣人曾问礼;   渊源溯唐代 ‚ 翰林著绩、玄宗皇帝也求诗。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孔子问礼李聃之事。 下联典出唐玄宗李隆基求诗于李白之事。   脉接盛唐 ‚ 喜玉叶金枝 ‚ 派衍绥江绵瓜瓞;   源开有宋 ‚ 幸龙章凤诰 ‚ 多传岭表世簪缨。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广东省广宁县古水镇李氏宗祠联。 上联典出本支李氏宗的来源和迁徙;下联典出本支李氏多有大家贵胃。

       百家姓李姓起源之李姓的族谱

       李姓族谱种类繁多 ‚ 数量惊人 ‚ 据说美国犹他家州谱学会存有115种 ‚ 北京图书馆收藏有67种 ‚ 民间保存者不计其数。 从时间上说 ‚ 李姓族谱始于宋代 ‚ 盛于明、清 ‚ 还有一些是近现代的 ‚ 基本上都是私修 ‚ 而且有初修、续修、再修等版本。 修谱的主要目的是“尊祖收族” ‚ 并对宗族成员进行“尊尊亲亲之道”的伦理教育 ‚ 也就是尊敬祖先 ‚ 加强宗族团结 ‚ 明确怎样为人处事。 族谱的主要内容是记载李姓世系(即世代相传的统系)和重要人物的事迹 ‚ 一般前有序文、凡例 ‚ 后记祠堂、祖茔、辈分、族规、家训等。 序文介绍李姓起源、分支始祖、本谱编修宗旨等。   北宋景佑二年(1035年)王曾、欧阳修分别为《李氏族谱》写的序说:“皋陶大理氏支孙徵 ‚ 相夏 ‚ 避难于长安李树坡 ‚ 指李为姓……”“先大孺人系出金陵李氏……我李氏自陇西公、唐公、临淮王光弼、陇西郡火德以来 ‚ 王侯、尚书、宰相一时贵显 ‚ 世英与伦;其后 ‚ 暂经离乱、迁徙不一 ‚ 由金陵、桂陵、西蜀、长安、长沙、洪州、吉安、抚州、福建、广东、云南 ‚ 莫非金陵之派……闻谱之为制 ‚ 所以别世系、辨尊亲而教爱之道存焉。 ”“凡例”说明本谱的体例及收录范围。 例如 ‚ 文川(今福建连城县蓬峰镇)《李氏七修族谱》有这样一些记载:“族谱横图所以明世次也 ‚ 故每为一世为一层 ‚ 条系于名下或一子至几子而止 ‚ 等而下之至五世为一截 ‚ 又起而系六世 ‚ 等而下之至十世为一截 ‚ 自后十一世至数十世 ‚ 俱照此式”;“横图书法先大书名讳 ‚ 旁行细字分书某之几子 ‚ 次书字、书号及行履历、生卒年月、配某氏、或继娶某氏 ‚ 俱书生卒及葬所”;“凡字号、行配、生卒、葬所、年月 ‚ 考实则书 ‚ 无考则阙”;“凡本族先世仕有清节雅望者 ‚ 必详传其爵位、功德 ‚ 未仕而有学行事功 ‚ 可为世法者 ‚ 亦传其实”;“妇有美行及苦节可称者 ‚ 亦各为书”。

百家姓李姓起源之李姓的人物

       1.历史名人历史名人
李利贞(公元前1069年—公元前992年) ‚ 原名理利贞 ‚ 是李姓的得姓始祖 ‚ 是老子李耳的祖先。 上古帝王颛顼之後皋陶后代理徵 ‚ 字德灵 ‚ 封为中吴伯 ‚ 在殷纣王时任理官。   老子
李耳(老子):春秋末期思想家、哲学家 ‚ 道家的创始人。 着有《老子》 ‚ 又称《道德经》

       李冰:战国时期水利家。 被秦昭王任为蜀郡守 ‚ 他依法治水 ‚ 修建了驰名中外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 为国家农业生产、水利工程作出巨大贡献 ‚ 被后世奉为川神。   

       李悝:(生卒年待考) ‚ 又名李克 ‚ 有的古书中还将李克写成里克 ‚ 或讹作李兑、季充等。 战国初期魏国著名政治家。 所著《法经》在中国古代法律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李牧:(公元前?~前229年) ‚ 战国时期赵国人 ‚ 战国末年著名军事家。

       李斯:(公元前?~前208年) ‚ 上蔡人(今河南上蔡)。 著名秦国政治家 ‚ 书法家 ‚ 文学家。   李

       信:战国时代秦国将军。   

       李广:西汉名将 ‚ 多次参加反击匈奴的战争 ‚ 以勇敢善战著称。 在任右北平太守时 ‚ 匈奴数年不敢攻扰 ‚ 称之为"飞将军"。   飞将军李广
李陵:(公元前?~前74年) ‚ 字少卿 ‚ 陇西成纪人(今甘肃秦安) ‚ 名将李广之孙。 著名西汉将领。   

       李忠:字仲都 ‚ 东莱黄人。 云台二十八将之十五。   

       李固:(公元94~147年) ‚ 东汉大臣。 字子坚。 汉中南郑人(今陕西汉中)。 曾在东汉时任三朝(顺帝、冲帝、质帝)太尉 ‚ 博学多才、能言善变 ‚ 不畏权贵、敢于抗争 ‚ 故有“北斗喉舌”之美誉。   

       膺:(公元110~168年) ‚ 字元礼 ‚ 汉朝颍川襄城人(今河南襄城)。 著名东汉政治家。 满腹经纶 ‚ 被誉为“天下模楷李元礼。 ”   

       李育:东汉一代名儒。   

       李尤:东汉文史学家。 广汉雒(今四川广汉雒城)人。 年少时以能文著称 ‚ 曾撰《蜀记》。 安帝时为谏议大夫 ‚ 受诏与谒者仆射刘珍等共撰《东观汉记》。   

       李傕(?-198)凉州北地郡人 ‚ 汉末三国时群雄之一。 东汉末年的凉州军阀、权臣 ‚ 曾挟持汉献帝 ‚ 专政四年。   

       李典:(公元174~209年) ‚ 字曼成 ‚ 山阳钜野人(今山东山阳)。   

       李登:(生卒年待考) ‚ 著名三国时期魏国音韵学家。 任左校令。 著《声类》十卷 ‚ 以宫、商、角、徵、羽五声区别字音 ‚ 尚未分立韵部 ‚ 是最早的一部韵书。   

       李密:西晋文学家。 所著《陈情表》以侍亲孝顺之心感人肺腑 ‚ 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 ‚ 影响深远。   

       李充:东晋著名的文学家、文论家、目录学家、书法家。   

       


用户反馈小孩起名,信息评论留言去会员中心评论
  • 2020-01-31 03:32135****3070
    名字都蛮好听的 大气有高雅涵养的名字也挺好的 选了四个喜欢的,在研究。
  • 2020-11-27 10:22130****8432
    很不错哦,价格不贵,满意,愿店家生意兴隆。
  • 2020-01-10 23:51在***3(匿名)
    名字起的特大方得体,还很洋气,是我喜欢的感觉,谢谢。
  • 2020-07-30 20:44仅***9(匿名)
    朋友推荐给我的,大师很有耐心的给宝贝取名字,很高雅新颖有涵养的名字,很有意义。
  • 2021-07-03 02:25飘***5(匿名)
    大师起的名字很有独特大气文雅的气质名字,朋友听到大师取的名字都很有独特大气文雅的气质名字。
  • 2022-09-24 18:50139****8848
    卖家很有耐心,提供了很多名字来挑选,最终我们选到了心仪的名字。
  • 2025-02-09 17:11130****3729
    非常满意,店家的服务态度很好。耐心解答分析。
  • 2025-07-07 23:39c***5(匿名)
    大师人很好耐心讲解,取名直到满意为止服务态度很好,很满意。
  • 2022-09-12 23:36刘***8
    服务很好,会跟着父母的想法,小孩出生的时辰给小孩取名字哦!而且名字的含义超级好,谢谢老师哦。
  • 2028-07-05 12:470***l
    老师取得名字非常有诗经楚辞中最唯美的名字,好听又上口,诗经楚辞中最唯美的名字深远,不错。
  • 2023-02-02 15:28158****7356
    是人工起名的,起名之前会把详细问的很详细,然后根据我的要求起名,名字很棒,响亮好记有意义,满分。
  • 2022-06-03 03:47131****3953
    还行吧 根据大师的后来自己和姐姐重新取了一个。
  • 2027-01-29 08:30131****4539
    给宝宝想名字想了很久,没有想出来,只能找先生取名了。
  • 2027-10-30 06:39136****3640
    这个坚定名字的不错,可以给宝宝起最新有创意的古风名字大方的名字。
  • 2023-06-16 18:11雄***一
    实在是比较忙,只好让宝宝的爷爷奶奶去了,用了老师推荐的,希望带来好运气!。
  • 2024-12-12 13:05189****8824
    服务态度一级棒,耐心也一级棒,刚开始收到的名字里没有我们喜欢的,跟老师沟通后又重新起了让我们选,点赞+全五星。
  • 2035-04-07 14:12156****3444
    店家人很好。因为急用。给我安排加急。第一组就有喜欢的名字。后来还麻烦店家给我起了一组乳名。什么都没说就同意了。好评。希望生意越来越兴隆。以后有需要还会再来。
  • 2021-12-23 20:14130****8545
    师傅很专业,八字分析的非常清楚,名字除了最新吉祥沉稳大气的名字好还有诗词出处,以前总感觉姓常的不好取名,没想到师傅水平这么高,上生青丛,冬夏常蔚然,就叫常蔚然了,以后孩子问起,也有说头,家人也都非常满意。
  • 2028-08-04 00:30毅***y(匿名)
    家里老人比较重视宝宝的名字 自己家里起了好几个名字都不满意,特地在网上请老师取名字 很有个性诗经中最唯美的名字家里人都挺满意的。
  • 1904-03-30 20:35138****7182
    店铺起的名字非常不错啊,很满意,很中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