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姓各地家谱 ‚ 孔姓家谱是中华民族的一大亮点 ‚ 它包含了孔家的;历史和文化 ‚ 它的历史在我们心中源远流长 ‚ 让我们受益匪浅 ‚ 我们网站为你提供了孔姓起源 ‚ 孔姓来源 ‚ 孔姓起名等 ‚ 为你提供参考!
最初的孔氏家乘 ‚ 只是以抄本传世 ‚ 记载世袭奉祀的宗子名字。 北宋元丰八年(1085年) ‚ 官居朝议大夫的孔子四十六代孙孔宗翰深感个别抄本易于散失 ‚ 而且每代仅录一人 ‚ 使家族中许多贤达之士未能载入史册 ‚ 年代久远后必被湮没 ‚ 决定广收资料 ‚ 创修孔氏族谱。 这是孔氏宗族的第一部族谱 ‚ 将本族嫡系及支庶一并收入 ‚ 正式镂版印刷。 起名网 孔宗翰之后的四百年间 ‚ 宋、金、元历朝更替 ‚ 屡值兵燹战乱 ‚ 其间孔氏谱牒虽曾进行过重修 ‚ 但没有正式刊刻。 明代弘治二年(1489年) ‚ 才又一次组织重修并付印。 这次重修的族谱接受以往濒于失传的教训 ‚ 特对修谱之事作了文字上的规定:此后族谱“六十年一大修 ‚ 三十年一小修 ‚ 大修以甲子为期”。 按此规定 ‚ 应当在嘉庆四十年(1561年)左右修谱 ‚ 但由于种种原因 ‚ 修谱工作比规定时间向后拖了六十多年 ‚ 直到天启二年(1622年)才纂修族谱 ‚ 这距上次修谱已有133年的时间。 而后的康熙、乾隆朝的甲子年均按时修谱 ‚ 但乾隆甲子(1744年)负责修谱的是孔继汾 ‚ 他后来因被告触犯了清朝《会典》而陷入文字狱 ‚ 充军到新疆伊犁。 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没有再大修过族谱 ‚ 直到民国九年(1920年)倡修全族大谱 ‚ 经土7年努力 ‚ 在民国二十六年方大功告成。 这部民国族谱是最大规模的一个孔氏全国合族大谱。
北宋元丰及明弘治年间所修的孔氏族谱 ‚ 久已亡佚 ‚ 今天能看到的只有天启、康熙、乾隆和民国所修的四部。 从这四部族谱的纂修人员的设置来看 ‚ 可以发现 ‚ 随着世代推移 ‚ 修谱机构的设置规模逐渐扩大。 为确保修谱工作的顺利进行 ‚ 衍圣公府建立了一整套严密的组织机构和人事安排 ‚ 如乾隆九年(1744年)修谱时 ‚ 设立鉴定一人 ‚ 由衍圣公担任;监修二人 ‚ 由三品执事官和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担任;提调二人 ‚ 由正一品荫生候选员外郎和曲阜县世职知县担任;以下编次、掌收、校阅、誊录、督刊、收发等职 ‚ 也是各由四品执事官、候选州同知之类有官职者及有科名的人员担任。 到民国时期最后一次大修时 ‚ 衍圣公孔德成主持 ‚ 专门设立了“曲阜全国孔氏合族修谱办事处”(简称“谱馆” ‚ 古时称:“纂局”) ‚ 孔德成任总裁 ‚ 由族长孔传蜻等三人主持日常工作 ‚ 谱馆有职员66名 ‚ 另有一些勤杂员役。
修谱时 ‚ 衍圣公府要先行制订条规、颁布榜示 ‚ 制订统一格册和修谱誓词。 然后择吉日举行仪式 ‚ 告庙致祭后 ‚ 各执事人员进入修谱的专设机构纂局内办公。 族谱纂修完成 ‚ 要在孔庙举行隆重的告祭仪式。 各户族众按规定领到新谱后 ‚ 即将旧谱交至族长 ‚ 立即焚瘗。 如有失落旧谱者 ‚ 即声明 ‚ 该户头户举出具证明 ‚ 刻附谱后。
第一代 大成至圣先师 孔丘 ‚ 字仲尼. 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 ‚ 褒成宣尼公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公元492年) ‚ 文圣尼父 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 ‚ 先师尼父 唐太宗贞观二年(公元628年) ‚ 先圣 唐太宗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 ‚ 宣父 唐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 ‚ 太师 武则天天授元年(公元690年) ‚ 隆道公 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 ‚ 文宣王 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 ‚ 玄圣文宣王 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 ‚ 至圣文宣王 元成宗大德十二年(公元1307年) ‚ 大成至圣文宣王 明世宗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 ‚ 至圣先师 清世祖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 ‚ 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
第二代 泗水侯 孔鲤 ‚ 字伯鱼。 孔子之子。 宋徽宗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追封为泗水侯 ‚ 孔氏后人称为二世祖。 孔鲤经常趋庭接受孔子诗礼的训导。 享年五十岁 ‚ 先孔子而死。
第三代 述圣公 孔伋 ‚ 字子思。 孔鲤之子。 宋徽宗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追封为沂水侯 ‚ 元文宗至圣元年(公元1330年)追封沂国述圣公 ‚ 宋理宗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并列“十哲”之间 ‚ 宋庆宗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加封沂恩公 ‚ 升列“四配” ‚ 元宁宗至顺二年(公元1332年)加赠“述圣”。 孔氏后人称其为三世祖。 他受业于孔子学生曾参 ‚ 颇得孔子思想的真传 ‚ 著作《中庸》 ‚ 以述父师之意。 孔伋成为述圣 ‚ 前继承孔子 ‚ 后通过门人传给孟子。 孔伋享年八十二岁。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 ‚ 子思年六十二而卒。
第四代 孔白 ‚ 字子上。 孔伋之子。 据《阙里文献考》、《孔丛子》及《孔氏祖庭广记》等书的记载 ‚ 孔白“通习群书 ‚ 又善兵法”。 齐威王曾两次召孔白为相 ‚ 皆不受。 《孔丛子》还记载 ‚ 孔白学习杂家之术 ‚ 孔伋教导他要“学必由圣” ‚ 要“始于诗、书而终于礼乐 ‚ 杂说不与焉”。 享年四十七岁。
第五代 孔求 ‚ 字子家。 孔白之子。 据《孔氏祖庭广记》记载 ‚ 孔求“通习儒道 ‚ 有遁世之志”。 楚王曾召之 ‚ 不受。 享年四十五岁。
第六代 魏相 孔箕 ‚ 字子京 ‚ 一说子真。 孔求之子。 《阙里文献考》等记载 ‚ 孔箕曾做过魏相。 享年四十六岁。 第七代 孔穿 ‚ 字子高 ‚ 一说子顺。 孔箕之子。 生卒年月不详 ‚ 终年51岁。 他博学 ‚ 清虚沉静 ‚ 有遁世之志 ‚ 楚、魏、赵三国交聘 ‚ 均不就。 他常与赵国公孙龙会于赵国公子平原君处。 公孙龙善为“坚白异同”之辨 ‚ 孔穿据理相争 ‚ 折服了公孙龙。 平原君曾告公孙龙 ‚ 不要再与孔子高辨论了 ‚ 说:“其人理胜于词 ‚ 公词胜于理。 词胜于理 ‚ 终必受绌。 ”
第八代 文信君 孔谦 ‚ 《史记》作慎 ‚ 《家语》作微。 一名斌 ‚ 字子顺 ‚ 又子慎。 战国鲁人 ‚ 孔穿之子 ‚ 孔子八代孙。 生卒年月不详。 孔谦相魏安釐王 ‚ “为魏王连和于赵” ‚ 封鲁文信君。 他相魏王 ‚ “改嬖宠之官以事贤才 ‚ 夺无任之禄以赐有功” ‚ 失官丢禄者皆不悦。 他任魏相九个月 ‚ 虽一再陈表治国大计 ‚ 均不为魏王采用。 遂感叹道:“言不用 ‚ 居官食禄 ‚ 是尸位素餐也。 ”乃告病归 ‚ 卒于家。 第九代 博士、太师 孔鲋 ‚ 字子鱼 ‚ 或子甲。 孔谦长子。 博通经史 ‚ 与魏名士张耳、陈余友好。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 孔鲋不仕 ‚ 令其弟子叔孙通仕秦 ‚ 后召为鲁国文通君 ‚ 拜少傅。 秦相李斯始议焚书之事 ‚ 孔鲋听说后 ‚ 收其家中《论语》、《孝经》、《尚书》等书 ‚ 藏于祖堂旧壁中 ‚ 自隐于嵩山 ‚ 教授弟子百余人。 后陈涉为楚王 ‚ 陈余使人劝孔鲋出仕 ‚ 鲋遂往 ‚ 陈涉迎至郊外 ‚ 亲执其手 ‚ 尊为博士、太师。 孔鲋深感所言不得用 ‚ 任职仅六旬(一说六个月) ‚ 便托疾而退 ‚ 卒于陈。 汉成帝时 ‚ 孔子第十四代孙孔吉被封为殷绍嘉侯 ‚ 奉商之祀。 后改为宋公。 传三代(何、齐、安)失传。
第九代 奉祀君 孔腾 ‚ 字子襄。 孔谦次子。 身长九尺六寸 ‚ 通经博学。 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封孔腾为奉祀君 ‚ 专管祭祀孔子的事务 ‚ 此为奉祀孔子之始。 汉惠帝时 ‚ 孔腾被征为博士 ‚ 后迁长沙太傅。 享年五十七岁。 第九代 孔树 ‚ 字子文。 孔谦幼子。 第十代褒成侯 孔忠 ‚ 字子贞。 孔腾之子。 有高尚之志 ‚ 汉文帝时为博士 ‚ 封褒成侯。 孔忠生子二:孔武、孔安国。 享年五十七岁。
第十代蓼夷侯 孔藂 ‚ 即孔彦 ‚ 孔树子。 秦胡亥元年 ‚ 以左司马入刘邦军 ‚ 为将军 ‚ 隶属韩信部下。 参加过著名的垓下之战。 汉立 ‚ 封为蓼夷侯。 子孔臧继嗣 ‚ 汉武帝时为太常。 后坐南陵桥坏衣冠道绝免官。 《汉书·艺文志》有《太常蓼侯孔臧》十篇 ‚ 《太常蓼侯孔臧赋》二十篇。 子孔琳、孔臧。 孔琳有子二:孔黄、孔茂。 孔茂无子。 孔黄之子孔宣。 孔宣以后绝嗣。 第十一代 博士 孔武 ‚ 字子威。 孔忠之子。 汉文帝封为博士。 早卒。
第十一代 临淮太守 孔安国 ‚ 字子国。 孔忠之子。 汉武帝时为博士 ‚ 历官谏议大夫、临淮太守。 西汉经学家。 安国少学《诗》于申培 ‚ 受《尚书》于伏生 ‚ 学识渊博 ‚ 擅长经学。 武帝时任博士 ‚ 后为谏大夫 ‚ 官至临淮太守。 据传 ‚ 汉鲁恭王刘馀扩建宫室拆除孔子故宅 ‚ 于壁中得古文《尚书》 ‚ 较今文《尚书》多16篇 ‚ 安国将古文改写为当时通行的隶书 ‚ 并为之作“传” ‚ 成为“尚书古文学”的开创者。 今传《尚书孔氏传》 ‚ 一称《孔安国尚书传》 ‚ 明清学者定为后人伪托。 《史记》作者司马迁研究《尧典》、《禹贡》等古文 ‚ 也曾向他请教。 后世尊其为先儒。 孔臧 ‚ 西汉鲁人 ‚ 孔藂之子 ‚ 孔子十一代孙 ‚ 生卒年月不详。 西汉文帝时嗣蓼侯 ‚ 迁博士 ‚ 拜太常 ‚ 历位九卿。 西汉初期 ‚ 学说不一 ‚ 对儒家思想各有解释 ‚ 孔臧对此极为不满 ‚ 曾致函从弟孔安国 ‚ 称“深忿俗儒淫词冒义 ‚ 有意欲拨乱反正 ‚ 由来久矣”。 后上书皇帝 ‚ 自言:“臣世以经学为业 ‚ 家传相承 ‚ 作为训法。 今俗儒繁说 ‚ 远本杂以妖妄 ‚ 难可以教。 臣乞为太常 ‚ 典臣家业 ‚ 与安国纪纲古训 ‚ 使永垂来嗣。 ”在官数年 ‚ 著书十篇 ‚ 赋二十四篇。
第十二代 大将军 孔延年 ‚ 子孔霸。 博览群书。 以治《尚书》为汉武帝时博士。 后转太傅 ‚ 迁大将军。 享年七十一岁。 第十三代 烈君 孔霸 ‚ 字次孺。 少时治《尚书》 ‚ 师事太傅夏侯胜。 昭帝末年为博士 ‚ 汉宣帝时为太中大夫 ‚ 被选为皇太子师 ‚ 传授经书。 后升迁詹事 ‚ 掌管皇后及皇太子家事 ‚ 后出任高密相。 皇太子即位 ‚ 即汉元帝 ‚ 孔霸因曾为帝师 ‚ 被赐爵关内侯 ‚ 食邑八百户 ‚ 号褒成君。 又为给事中 ‚ 加赐黄金二百斤 ‚ 宅第一区 ‚ 徙户籍于长安。 汉永光元年(公元前43年) ‚ 赐爵关内侯 ‚ 食封八百户 ‚ 号褒成君 ‚ 并赐黄金二百斤 ‚ 宅一区 ‚ 此为世袭爵位奉祀之始。 诏令以其所食邑祀孔子 ‚ 并徙其子回曲阜 ‚ 主祀孔子。 昭帝时征为博士。 孔霸为人谦退 ‚ 不好权势 ‚ 常称“爵位太过 ‚ 何德以堪之!”汉元帝曾数次想让他做宰相 ‚ 均被他谢绝。 汉元帝感其诚 ‚ 甚为敬重 ‚ 赏赐甚厚。 孔霸去世后 ‚ 汉元帝两次素服去吊唁 ‚ 赐赠东园秘器钱帛 ‚ 以列侯之礼为之治丧。 谥号“烈君”。 孔霸四子:孔福、孔捷、孔喜、孔光。 享年七十二岁。 第十四代 关内侯褒成君 孔福。 孔霸之子。 永光元年奉诏徙户籍回曲阜 ‚ 主祀孔子。 汉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封为关内侯。 享年六十二岁。 生子孔房。 第十四代校尉 孔捷 ‚ 曾任校尉 ‚ 传五世至孔嘉时而绝。 第十四代 校尉 孔喜 ‚ 汉时任校尉 ‚ 无子 ‚ 绝嗣。
第十四代 简烈侯 孔光 ‚ 字子勇。 孔霸第四子。 生于西汉宣帝元康二年(前64年) ‚ 卒于西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 ‚ 终年70岁。 孔光自幼随父徙居长安 ‚ 聪颖好学 ‚ 通经学 ‚ 年未二十即举为议郎。 后光禄勋匡衡推举其为方正 ‚ 入朝任谏大夫。 他性格刚正 ‚ 直谏无忌 ‚ 常不合元帝之意 ‚ 被贬出朝任一小官 ‚ 后辞官回家收徒讲学 ‚ 所教弟子多数成就为博士、大夫。 成帝即位 ‚ 举为博士 ‚ 几次到各地检查冤狱 ‚ 教化风俗 ‚ 赈济灾民 ‚ 后迁为仆射、尚书令、御史大夫。 绥和二年(前7年)又升为大将军 ‚ 继而拜为丞相 ‚ 封博山侯。 哀帝刘欣即位 ‚ 封为千户。 后因在朝中力主扶正除邪 ‚ 傅太后指使亲信加以诋毁 ‚ 被罢免还乡。 孔光回乡不到一年 ‚ 朝中接连换了三位丞相 ‚ 廷议皆不如孔光。 元寿元年(前2年)正月朔日有蚀 ‚ 十余日后 ‚ 傅太后驾崩 ‚ 哀帝问光日蚀事 ‚ 光以“日者众阳之宗 ‚ 人君之表”相答 ‚ 并告诫哀帝:“放远谗说之党 ‚ 援纳断断之介 ‚ 退去贪残之徒 ‚ 进用贤良之吏;平刑罚 ‚ 薄赋敛 ‚ 恩泽加于百姓 ‚ 诚为政之大本 ‚ 应变之至务也。 ”哀帝又令孔光入朝 ‚ 授光禄大夫 ‚ 不久再拜为丞相。 他与大司空何武拟定限田、限奴婢方案 ‚ 规定逾限者归官 ‚ 以缓和激化的阶级矛盾。 因遭贵族官僚反对 ‚ 未能实施。 哀帝死后 ‚ 平帝刘 年仅9岁 ‚ 由太皇太后临朝称制 ‚ 政事尽委于大司马王莽。 孔光耽心有不测之事 ‚ 上书请求辞官回乡。 于是 ‚ 按王莽之意拜孔光为太傅 ‚ 次年拜为太师。 后称病辞职。 元始五年 ‚ 孔光病故。 太后令谏大夫持节护丧 ‚ 公卿百官吊唁送葬。 谥“简烈侯”。
第十五代 关内侯 褒成君 孔房。 孔福之子。 汉哀帝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袭封关内侯 ‚ 号褒成君。 赐九百三十二户。 第十六代 褒成侯 孔均 ‚ 字长平。 孔房之子。 本名莽 ‚ 因避王莽讳 ‚ 改名均。 好学有才 ‚ 言辞清辩 ‚ 奏对成章。 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 ‚ 王莽专权 ‚ 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 ‚ 封孔均为褒成侯 ‚ 奉孔子祀 ‚ 食邑二千户。 后来王莽欲拜孔均为太尉 ‚ 孔均坚辞不就 ‚ 托病回乡 ‚ 因此失去了爵位。 后卒于家。 王莽居摄二年(公元7年)欲拜孔均为太尉 ‚ 上书辞谢未就职。 享年八十一岁。
第十七代 褒成侯 孔志。 孔均之子。 光武帝建武十四年(公元38年)农历4月复封为褒成侯 ‚ 食邑两千户。 卒谥“元成”。 生子孔损、孔澍、孔恢。 孔澍、孔恢均传三代而绝。
第十八代 褒亭侯 孔损 ‚ 字君益。 孔志之子。 汉明帝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袭爵 ‚ 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至阙里祭祀孔子时 ‚ 孔损助祭。 汉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封为褒亭侯 ‚ 食邑一千户。 生子孔曜、孔旭。
第十九代 奉圣亭侯 孔曜 ‚ 字君曜。 孔损之子。 汉安帝延光三年(公元124年)封为奉圣亭侯 ‚ 食邑一千户。 生子孔完、孔瓒。 第二十代 褒亭侯 孔完。 孔矅之子。 汉灵帝建宁二年(公元169年)袭褒亭侯。 袭父爵 ‚ 食邑百户。 孔完早卒无子 ‚ 三国魏时以弟孔瓒子孔羡袭爵。
第二十一代 宗圣侯 孔羡 ‚ 字子余。 孔瓒之子 ‚ 孔矅之孙。 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拜为奉议郎 ‚ 曹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封为宗圣侯 ‚ 赐食邑百户(一说千户) ‚ 奉孔子祀。 生子孔震。
第二十二代 奉圣亭侯 拜太常卿 黄门侍郎 孔震 ‚ 字伯起。 孔羡之子。 袭奉宗圣侯。 赐食邑二百户。 晋武帝泰始三年(公元267年)农历12月 ‚ 改封奉圣亭侯 ‚ 拜太常卿、黄门侍郎 ‚ 食邑二百户。 生子孔嶷。 享年七十五岁。 第二十三代 奉圣亭侯 孔嶷 ‚ 一作孔亭 ‚ 字成功。 孔震之子。 东晋明帝太宁三年(公元325年)袭封奉圣亭侯 ‚ 食邑二千户。 生子孔抚。
第二十四代 奉圣亭侯 孔抚。 孔嶷之子。 举孝廉 ‚ 辟太尉掾 ‚ 任豫章太守。 袭封奉圣亭侯 ‚ 食邑一千户。 生子孔懿。
第二十五代 奉圣亭侯 孔懿 ‚ 孔抚之子。 袭封奉圣亭侯 ‚ 兼从事郎中 ‚ 食邑一千户。 享年六十一岁。 生子孔鲜。 第二十六代 崇圣侯 孔鲜 ‚ 字鲜之。 孔懿之子。 好学 ‚ 有度量。 南朝宋文帝元嘉十九年(公元442年) ‚ 袭封奉圣亭侯 ‚ 后改为崇圣侯。 生子孔乘。
第二十七代 崇圣大夫 孔乘 ‚ 一作孔秉 ‚ 字敬山。 孔鲜之子。 北魏孝文帝时举为孝廉。 北魏延兴三年(公元473年) ‚ 封为崇圣大夫 ‚ 食邑五百户 ‚ 并给十户以供洒扫。 生子孔灵珍、孔景进。 第二十八代 崇圣侯 孔灵珍。 孔乘之子。 任秘书郎 ‚ 袭爵。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封为崇圣侯 ‚ 奉孔子祀 ‚ 食邑一百户。 生子孔文泰、孔文僖。
第二十八代 孔景进 ‚ 一作灵进 ‚ 生子孔白鸟、孔伏承。 第二十九代 崇圣侯 孔文泰 ‚ 孔灵珍之子。 袭崇圣侯。 享年五十八岁。 生孔渠。
第三十代 崇圣侯 孔渠 ‚ 孔文泰之子。 袭崇圣侯。
第三十一代 恭圣侯 孔长孙。 孔渠之子。 北齐文宣帝天保元年(公元550年)改封孔长孙为恭圣侯 ‚ 食邑一百户。 后周宣帝大象二年(公元580年) ‚ 追封孔子为邹国公 ‚ 同时诏封孔长孙袭邹国公爵。 孔长孙有二子 ‚ 长子英悊 ‚ 次子嗣悊。 长子早逝 ‚ 无子。 享年六十四岁。
第三十二代 绍圣侯 孔嗣悊zhé。 孔长孙之子。 隋文帝时应制登科 ‚ 授泾州司兵参军 ‚ 后升迁太子通事。 隋炀帝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封为绍圣侯 ‚ 赐食邑一百户。 生子孔德伦。 享年七十岁。
第三十三代 褒圣侯 孔德伦。 孔嗣悊之子。 唐太宗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 ‚ 封褒圣侯(孔氏谱书作唐高祖武德九年)。 食邑百户 ‚ 朝会位同三品 ‚ 免除其子孙徭役。 武则天天授二年(公元691年) ‚ 赐孔德伦玺书、衣服等。 生子孔崇基、孔子叹。 享年七十一岁。 《宋书》卷十七《礼志四》还记载了另一个世系:“明帝太宁三年) ‚ 诏给事奉圣亭侯孔亭四时祠孔子 ‚ 祭宜如泰始故事。 亭五代孙继之博塞无度 ‚ 常以祭直顾进 ‚ 替慢不祀。 宋文帝元嘉八年) ‚ 有司奏夺爵。 至十九年) ‚ 又授孔隐之。 兄子熙先谋逆 ‚ 又失爵。 二十八年) ‚ 更以孔惠云为奉圣侯。 后有重疾 ‚ 失爵。 孝武大明二年) ‚ 又以孔迈为奉圣侯。 迈卒 ‚ 子罶嗣 ‚ 有罪 ‚ 失爵。 ” 孔亭被封为奉圣亭侯事又见于《晋书》卷十九《礼志上》。 按照这一说法 ‚ 东晋明帝太宁三年(公元325年)袭封奉圣亭侯的是孔亭 ‚ 而非孔嶷nì。 南朝宋文帝元嘉十九年(公元442年) ‚ 袭封奉圣亭侯的是孔隐之而非孔鲜之。 此后又有元嘉二十八年(公元451年)封孔惠云为奉圣侯。 宋孝武帝大明二年(公元458年)封孔迈为奉圣侯。 期间又有孔亭五代孙孔继之被夺爵、孔隐之兄子孔熙谋逆失爵、孔迈子孔罶有罪失爵等。 不但与孔氏谱牒的记载大相径庭 ‚ 而且中间的传承关系也非常混乱。 但更为有意思的是 ‚ 宋人欧阳修等修《唐书》之《宰相世系表》与孔氏谱牒所记载的竟然完全相同。 孔氏族人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 孔继汾《阙里文献考》说:“今汾以臆度之 ‚ 亭与靖之、继之三人 ‚ 或系二十二代震之冢裔 ‚ 至隐之、惠云、迈、罶等 ‚ 或以大宗无人 ‚ 遂取旁支代表 ‚ 后因鼎祚屡移 ‚ 子孙不嗣 ‚ 家乘失传 ‚ 殆由于此。 至灵珍崛起 ‚ 北朝大约由于支别 ‚ 自溯祖父以接大宗。 如懿、鲜 ‚ 未必尽主其所封爵 ‚ 或系追崇。 ” 也有人认为孔鲜与孔隐之为一人 ‚ 隐之为孔鲜之字。 还有人认为孔鲜的崇圣侯是后人追封的。 由于史料的缺乏 ‚ 人们也只能存疑。 但可以肯定的是 ‚ 魏晋南北朝时期孔子家族的世系情况是混乱的。
第三十四代 褒圣侯 孔崇基。 孔德伦之子。 武则天证圣元年(公元695年)袭封褒圣侯 ‚ 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授朝散大夫 ‚ 陪祭朝会。 享年五十六岁。 第三十四代 深州刺史 孔子叹 ‚ 摄宁陵祀事。 生子孔贤。 孔贤 ‚ 字元亭 ‚ 孔氏谱书言其进士及第 ‚ 曾任太子中舍人、深州刺史。 定居宁陵 ‚ 为宁陵派之祖。 有子三人:孔蕴、孔蒙、孔蓄。 均有传。 第三十五代 文宣公 孔璲之 ‚ 字藏晖。 孔崇基之子。 唐玄宗开元五年(公元717年)袭褒圣侯 ‚ 特授国子四门博士。 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 ‚ 诏追谥孔子为文宣王 ‚ 改封褒圣侯孔璲之为文宣公 ‚ 兼兖州长史。 生子孔萱。 第三十六代 文宣公 孔萱 ‚ 孔璲之子。 袭封文宣公 ‚ 兼任兖州泗水令。 生子孔齐卿。
第三十七代 文宣公 孔齐卿。 孔萱之子。 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袭封文宣公 ‚ 兼兖州司马。 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 ‚ 诏以孔齐卿为兖州司马。 时李师道叛乱 ‚ 孔齐卿陷于东平 ‚ 卒。 生子孔惟致。 第三十八代 文宣公 孔惟致。 孔齐卿之子。 唐宪宗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袭封文宣公 ‚ 任兖州参军 ‚ 奉孔子祀 ‚ 复五十户以供洒扫。 生子孔策。 享年六十五岁。
第三十九代 文宣公 孔策。 孔惟致之子。 明经及第 ‚ 仕曲阜县尉、少府监主簿。 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年) ‚ 迁国子监丞、尚书博士。 宋大中元年(公元842年) ‚ 宰相白敏中奏请每年给封户、绢百匹 ‚ 充春秋奉祀。 此后一段时间内失封。 生子孔振、孔拯、孔郁。 孔拯无子 ‚ 孔郁一支在三代以后定居浙江平阳 ‚ 形成平阳派。 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袭封文宣公 ‚ 历国子监博士。 宋大中元年(公元847年)宰相白敏中奏请岁给户绢百匹 ‚ 充春秋奉祀。 享年五十七岁。 第四十代 文宣公 封绢 孔振 ‚ 字国文。 孔策之子。 唐懿宗咸通四年(公元863年)袭封文宣公。 举进士甲科 ‚ 官至监察御史 ‚ 左补阙水部员外郎。 享年七十四岁。 据孔氏家谱 ‚ 孔振仍袭封文宣公 ‚ 唐懿宗咸通四年(公元863年) ‚ 举进士甲科 ‚ 历兖州观察判官 ‚ 至刑部员外郎。 孔振生子孔昭俭 ‚ 历兖州司马、曲阜令。 但与家谱不太一致的是 ‚ 《宋史·孔宜传》说“自璲之至策 ‚ 五世并袭封文宣公” ‚ “自策至昭俭 ‚ 三世岁给封绢 ‚ 以供享祀。 ”言外之意是 ‚ 孔策以后 ‚ 孔子子孙就失去了爵位。 孔振、孔昭俭只是享受皇帝每年给的绢 ‚ 来供奉孔子祭祀而已。
第四十一代 文宣公 孔昭俭。 孔振之子。 袭封文宣公 ‚ 授广文博士 ‚ 历兖州司马、曲阜令。 享年六十岁。
第四十二代 泗水令 孔光嗣 ‚ 字斋郎。 孔昭俭之子。 唐哀宗天佑二年(公元905年)授泗水令 ‚ 后因时世动乱 ‚ 失封爵。 后梁乾化三年(公元913年)被庙户孔末所杀。 享年四十二岁。
孔氏历代修谱都非常严格 ‚ 明天启年间修谱规定义子不能入谱 ‚ 违者重究。 清康熙时修谱 ‚ 规定更加详细: 一 ‚ 凡不孝、不悌、犯义、僧道、邪巫、优卒、贱役等 ‚ 都被认为是 “辱祖玷宗 ‚ 丧名败节 ‚ 皆不准入谱”; 二 ‚ 因修谱都是集资 ‚ 所以规定族人每丁交银八分 ‚ 违者不准入谱; 三 ‚ 孔氏子孙不仅行辈字有一定规定 ‚ 即使用字亦随行辈而定 ‚ 不准乱用。 修谱时 ‚ 如有不依规定乱取用者 ‚ 必须改正 ‚ 否则不得入谱。 乾隆甲子修谱除继承康熙时的规定外 ‚ 又提出凡“养异姓为子、赘婿冒姓、子随母嫁携来同居”者 ‚ 亦不得入谱。 对以上各方面 ‚ 不仅各户头要认真作保证 ‚ 而且还发动族人知情者履行检举之责。 在孔氏宗族中 ‚ 除大宗主衍圣公主持纂修的全谱外 ‚ 各户、各支派还有自己纂修的小谱或支谱。 这些谱牒各具特色 ‚ 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 比如 ‚ 《林前户支谱》记载了从汉至清历代皇帝对孔氏优免赋役的敕文 ‚ 并收入嘉庆年间立于孔庙毓粹门下的蠲免碑文。 《大宗支谱》则收入了更为详细的资料 ‚ 在人名之下不仅载有字号、功名官职 ‚ 还有妻妾娶自何家、其子娶何家之女、其女嫁与何家之男等内容。 由于支谱所刊印数量较少 ‚ 留存下来的仅有八部 ‚ 它们是:《东家小谱》、《嫡系小谱》、《续修支谱》二种 ‚ 《大宗支谱》二种 ‚ 《林前户支谱》、《林前户重修孔子世家谱》。
凡是流寓外地的孔氏族人纂修的支谱 ‚ 必须获得衍圣公的批准 ‚ 加盖衍圣公府大印后才能成立。 各级官府主要根据衍圣公府钤印的有无 ‚ 来判断内孔与外孔 ‚ 决定是否给予优免差徭及有别于齐民的特权。
第四十三代 文宣公 “中兴祖” 孔仁玉 ‚ 字温如。 孔光嗣之子。 后唐明宗长兴元年(公元930年)任曲阜县主簿 ‚ 后唐长兴三年(公元932年)袭文宣公。 后晋高祖天福五年(公元940年)兼任曲阜县令。 后周太祖广顺二年(公元952年)幸曲阜拜孔庙及墓 ‚ 召孔仁玉赐五品服。 被孔氏后人誉为“中兴祖”。 享年四十五岁。 孔光嗣生子孔仁玉。 时值五代:军阀割据 ‚ 皇帝们自然无暇顾及孔子的子孙了 ‚ 定居曲阜的孔子子孙不但失去了爵位 ‚ 而且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绝境 ‚ 差一点绝种。 据说 ‚ 南朝宋元嘉年间 ‚ 曾以孔景等五户为林庙洒扫户 ‚ 子孙世袭。 孔景等本姓刘 ‚ 因在孔府当差 ‚ 仆随主姓 ‚ 改姓孔。 到洒扫户孔末时 ‚ 见孔氏子孙人枝不旺 ‚ 又多流寓他处 ‚ 便于后梁乾化三年(公元913年)设计杀害了孔光嗣 ‚ 冒充孔子后裔袭封爵位 ‚ 并兼任曲阜县令。 这就是孔子家族史上著名的“孔末之乱”。
据说 ‚ 事发时 ‚ 孔仁玉只有九个月大 ‚ 正被其母抱着在孔林西北张羊村的外祖母家。 孔末为斩草除根 ‚ 率兵包围了张家 ‚ 张家为了保全孔仁玉 ‚ 忍痛将自己的儿子交了出去。 此后 ‚ 孔仁玉便改名换姓 ‚ 由张家养大。 孔氏谱书称 ‚ 孔仁玉发奋读书 ‚ 九岁时就能“通《春秋》 ‚ 姿貌雄伟”。 后唐明宗长兴元年(公元930年) ‚ 有人将孔末冒充圣裔之事诉诸朝廷 ‚ 经朝廷核实 ‚ 孔末被诛 ‚ 孔仁玉得以主持孔子祀事 ‚ 兼任曲阜县主簿 ‚ 中断了近二十年的孔氏大宗支始得以复爵。 后唐长兴三年(公元932年) ‚ 孔仁玉两年考满 ‚ 迁龚邱(今山东宁阳)县令 ‚ 袭封文宣公。 后晋高祖天福五年(公元940年) ‚ 又改任曲阜令。 后周高祖广顺二年(公元952年)农历6月 ‚ 郭威攻克兖州 ‚ 到曲阜祭祀孔子 ‚ 同时召见孔仁玉 ‚ 赏五品官服及银器、杂彩等一宗 ‚ 仍以之为曲阜县令。 第四十四代 文宣公 孔宜 ‚ 字不疑。 孔仁玉之子。 孔宜自幼聪颖 ‚ 十岁能文。 宋太祖乾德四年(966年)上书皇帝述其家世 ‚ 被召为曲阜县主簿 ‚ 后迁黄州军事推官。 黄州扼江鄂咽喉 ‚ 地势险要 ‚ 时值吴、越初定 ‚ 孔宜佐理军务 ‚ 实绩甚多。 宋太宗即位 ‚ 擢孔宜为司农寺丞 ‚ 掌星子镇市征 ‚ 曾上言皇帝:江左始平 ‚ 庶务不纲 ‚ 星子当江湖之会 ‚ 商贾云集 ‚ 请建为军。 朝议后 ‚ 因丁户少而定为县 ‚ 孔宜就任知县。 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 ‚ 皇帝赏识孔宜所著文、赋 ‚ 擢其为太子右赞善大夫 ‚ 袭封文宣公。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奉诏修曲阜孔子庙。 宋太宗雍熙三年 ‚ 曹彬北征契丹 ‚ 孔宜受诏督饷 ‚ 被拒于巨马河 ‚ 溺水而卒。 享年四十六岁。 子孔延世。
第四十五代 文宣公 孔延世 ‚ 字茂先。 孔宜长子。 博学、善吟咏。 因父为国而死 ‚ 被赐学究出身 ‚ 任曲阜县主簿。 历任闽、长葛知县。 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 ‚ 宋真宗下诏求孔子后 ‚ 群臣以孔延世荐之。 农历11月 ‚ 召赴开封 ‚ 授曲阜令 ‚ 袭封文宣公 ‚ 赐白金束帛及太宗御书印《九经》等。 宋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 ‚ 诏本道转运使、本州长史 ‚ 待以宾礼。 后卒于官 ‚ 享年三十八岁。 生子孔圣佑。 第四十五代 衍圣公: 孔圣佑。 孔延世之子。 真宗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 ‚ 赐同学究出身。 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 ‚ 宋真宗东封泰山 ‚ 孔圣佑被特许衣绿陪位 ‚ 缀京官班后。 后擢升孔圣佑为太常寺奉礼郎。 后改为大理评事。 宋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 ‚ 袭封衍圣公 ‚ 以光禄寺丞知仙源县事。 宋仁宗天圣十年(公元1037年) ‚ 卒于任上 ‚ 卒年三十五岁。 无子 ‚ 后孔延世弟孔延泽之子 ‚ 孔宗愿袭封。 第四十六代衍圣公 孔宗愿 ‚ 字子庄。 孔宜次子孔延泽之子。 宋仁宗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补为斋郎。 宋景佑二年(公元1035年) ‚ 以北海尉为国子监主簿 ‚ 袭封文宣公。 宋至和初年(公元1054年) ‚ 太常博士祖无择上言皇帝 ‚ 衍圣公爵名“文宣公”是将其先祖孔子之美谥加在后裔身上 ‚ 是一个大的过失。 请求朝廷根据“尊儒褒圣”之义 ‚ 为孔子后裔另定封号。 祖无择之原话如下:“按前史 ‚ 孔子后袭封者 ‚ 在汉、魏曰褒成、褒尊、宗圣 ‚ 在晋、宋曰奉圣 ‚ 后魏曰崇圣 ‚ 北齐曰恭圣 ‚ 后周、隋并封邹国 ‚ 唐初曰褒圣 ‚ 开元中 ‚ 始追谥孔子为文宣王。 又以其后为文宣公 ‚ 不可以祖谥而加后嗣”。
宋仁宗皇帝将祖无择的意见交给其他大臣们讨论 ‚ 得到了大臣们的赞同 ‚ 于是 ‚ 宋仁宗皇帝就下诏 ‚ 于宋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改封“文宣公”为“衍圣公” ‚ 此为封衍圣公之始。 第四十七代 衍圣公 孔若蒙 ‚ 字公明。 宋熙宁元年(1068年)从八品上袭衍圣公 ‚ 元祐元年(1086年)改封奉圣公 ‚ 授承奉郎。 孔若虚公实宋元符元年(1098年)袭奉圣公。 第四十八代 衍圣公 孔端友 ‚ 字子交。 宋崇宁三年(1104年)复封衍圣公。 第四十九代 衍圣公(南宗) 孔 玠 ‚ 字老宋。 绍兴二年(1132年)袭衍圣公。 北宋末年 ‚ 金兵南下。 建炎二年(1128年) ‚ 四十八代衍圣公孔端友赴扬州陪祀 ‚ 未能归里 ‚ 后家于浙江衢州 ‚ 其子孙孔拯、孔摠、孔文远、孔万春、孔洙依次承袭 ‚ 历史上称为南宗。 金兵入主中原后 ‚ 建立刘豫政权。 齐阜昌四年(1133年) ‚ 齐帝刘豫命孔端友之弟端操之子孔璠为权袭封衍圣公 ‚ 管理孔子祀事。 金天眷三年(1140年)封孔璠为衍圣公 ‚ 但孔璠未袭封即去世。 皇统二年(1142年)又封孔搢之子孔拯为衍圣公 ‚ 以后孔浈、孔元措、孔浈等袭封 ‚ 是为北宗。 第四十九代 衍圣公(北宗) 孔 璠 ‚ 字文老。 齐阜昌四年(1133年)权袭封衍圣公 ‚ 金天眷三年(1140年)封衍圣公 ‚ 未袭先卒。 第五十代 衍圣公(南宗) 孔 搢 ‚ 字季绅。 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袭衍圣公。 第五十代 衍圣公(北宗) 孔 拯 ‚ 字元济。 金皇统二年(1142年) ‚ 袭衍圣公正八品、授文林郎。 孔 摠 ‚ 字元会。 金世宗大定三年(1163年)授文林郎 ‚ 袭封衍圣公。 当时 ‚ 正值兵乱后 ‚ 曲阜孔子庙宇倾颓。 孔摠亲率佃户 ‚ 东至蒙山伐取木材 ‚ 维修寝殿、尼山孔庙、防山梁公林等殿宇廊庑50余楹。 大定二十年(1180年)金世宗召孔摠至京师 ‚ 欲授官至尚书省 ‚ 孔摠以主先圣祀事力辞 ‚ 乃改授曲阜县令。 孔摠勤于政事 ‚ 案无留牍。 修筑县城时 ‚ 叮嘱勿拆庐舍 ‚ 勿坏冢墓 ‚ 有碍者当随地筑之 ‚ 其无主枯骨暴露者 ‚ 以己俸收葬。 官至奉直大夫。 53岁卒 ‚ 赠光禄大夫。 第五十一代 衍圣公(南宗) 孔文远 ‚ 字绍先。 宋绍熙四年(1193年)袭衍圣公。 北宗至五十一代衍圣公孔元措时 ‚ 蒙古兴起于北方 ‚ 金兵南撤 ‚ 孔元措随金迁往汴京。 蒙古兵占领曲阜后 ‚ 封孔元措族兄孔元用为衍圣公。 太祖二十一年(1226年)命孔元用随征益都 ‚ 八月 ‚ 封元用之子之全为衍圣公。 是时 ‚ 宋、金、蒙古各有一个衍圣公。 太宗五年(1233年)蒙古兵攻下汴京 ‚ 仍命孔元措回曲阜为衍圣公 ‚ 命孔之全专任曲阜县尹 ‚ 取消其衍圣公爵位。 孔元措无子 ‚ 晚年收其弟元 之孙孔浈为嗣。 孔浈为孔之固侧室所生 ‚ 父亲死后 ‚ 其生母被嫡母赶走 ‚ 随母改嫁驱口李氏 ‚ 也改姓李 ‚ 年长后被孔元措领回 ‚ 孔元措去世后 ‚ 于宪宗元年(1251年)接袭为衍圣公。 但他不务正业 ‚ 整日游猎 ‚ 荒废祭祀 ‚ 引起孔氏族人不满。 孔之全之子孔治率族人上书皇帝称孔浈非孔子后代 ‚ 宪宗二年免去孔浈衍圣公称号 ‚ 但未再封他人 ‚ 使北宗封爵中断了43年。 至元十六年(1279年)元灭南宋 ‚ 赵宋所封五十三代衍圣公孔洙归元,但未被封为衍圣公。 至元十九年 ‚ 元世祖访查孔子后裔以封衍圣公。 孔洙被召至京 ‚ 表示愿守衢州祖庙 ‚ 让位于曲阜族人 ‚ 世祖赞扬他“宁违荣而不违亲 ‚ 真圣人后也” ‚ 改授为国子监祭酒兼提举浙东学校事。 至元贞元年(1295年) ‚ 成宗乃封孔治为衍圣公 ‚ 将衍圣公爵位授予北宗。 第五十一代 衍圣公(北宗) 孔元措 ‚ 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年)袭封衍圣公 ‚ 授中议大夫 ‚ 赐四品勋 ‚ 后敕封衍圣公兼曲阜县令。 金宣宗年间授东平府通判 ‚ 改太常博士、太常寺丞、同知集贤院。 金末帝年间授泰定军节度使、兖州观察使兼行太常少卿 ‚ 后迁光禄大夫 ‚ 晋太常卿。
蒙古灭金后 ‚ 元措仍袭封衍圣公 ‚ 初特令视四品 ‚ 实八品。 后晋阶中议大夫 ‚ 从五品上。 元朝礼乐 ‚ 由孔元措整理创编。 孔元措还于金哀宗正大四年(1227年)整理编辑了《孔氏祖庭广记》一书 ‚ 比较翔实地记录了有关孔氏宗族的历史情况。 第五十一代 衍圣公(北宗) 孔元用 ‚ 字俊卿。 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封衍圣公。 第五十二代 衍圣公(南宗) 孔万春 ‚ 字耆年。 宋宝庆二年(1226年)袭衍圣公。 第五十二代 衍圣公(北宗) 孔之全 ‚ 字工叔。 蒙古太祖二十一年(1226年)封衍圣公 ‚ 太宗五年罢。 第五十三代 衍圣公(南宗) 孔 洙 ‚ 字景清。 宋绍定四年(1231年)袭衍圣公。 第五十三代 衍圣公(北宗) 孔 浈 ‚ 字昭度。 蒙古宪宗元年(1251年)袭衍圣公 ‚ 次年免。 第五十三代 衍圣公(北宗) 孔 治 ‚ 字世安。 元元贞元年(1295年)封衍圣公。 第五十四代 衍圣公(南宗) 孔思诚 ‚ 袭封衍圣公。 元延祐二年(1315年) ‚ 曲阜族人上书皇帝 ‚ 奏称衍圣公孔思诚(孔治之子)并非正支 ‚ 请求以正支孔思晦袭封 ‚ 次年六月罢孔思诚而以思晦为衍圣公。 此后历代衍圣公均为孔思晦的后代。 第五十四代 衍圣公(北宗) 孔思晦 ‚ 字明道。 生于蒙古世祖至元四年(1267年) ‚ 卒于元顺帝元统元年(1333年) ‚ 终年67岁。 元仁宗延?三年(1316年)授中议大夫 ‚ 袭封衍圣公 ‚ 给四品印。 元泰定四年(1327年)升嘉议大夫 ‚ 改给三品银印。 并请准置尼山书院 ‚ 恢复邹县子思书院;请准为孔子及其母颜氏加封王号;编修孔氏谱牒 ‚ 此孔氏宗谱碑 ‚ 现存孔庙东路家庙院内。 第五十五代 衍圣公 孔克坚 ‚ 字璟夫。 生于元仁宗延?三年(1316年) ‚ 卒于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 ‚ 终年55岁。 元顺帝至元元年(1335年)授嘉议大夫 ‚ 袭封衍圣公。 请修饰孔庙塑像 ‚ 获准 ‚ 并拨给所需费用。 顺帝至正八年(1348年)晋中奉大夫 ‚ 赐二品银印。 至正十五年(1355年)征为同知太常礼仪院使摄太常卿。 至正十九年(1359年)迁礼部尚书。 洪武元年(1368年) ‚ 克坚奉召至京。 明太祖朱元璋在谨身殿召见孔克坚 ‚ 并与之对话。 此对话碑现存孔府二门里。 第五十六代 衍圣公 孔希学 ‚ 字士行。 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袭衍圣公 ‚ 明洪武元年(1368年)封衍圣公。 从二品 ‚ 后正二品。 洪武元年赐田2000大顷供祭祀 ‚ 以其余为俸。 第五十七代 衍圣公 孔 讷 ‚ 字言伯。 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袭衍圣公。 正一品 ‚ 班列群臣之首。 第五十八代 衍圣公 孔公鉴 ‚ 字昭文。 明建文二年(1400年)袭衍圣公。 第五十九代 衍圣公 孔彦缙 ‚ 字朝绅。 明永乐八年(1410年)袭衍圣公。 第六十代 衍圣公 孔承庆 ‚ 字永祚。 早卒 ‚ 明景泰六年(1455年)追赠衍圣公。 第六十一代 衍圣公 孔弘绪 ‚ 字以敬。 明景泰六年(1455年)袭衍圣公。 第六十一代 衍圣公 孔弘泰 ‚ 字以和。 明成化六年(1470年)袭衍圣公。 第六十二代 衍圣公 孔闻韶 ‚ 字知德。 号成庵 ‚ 孔弘绪之子 ‚ 孔子六十二代孙。 生于明宪宗成化十八年(1482年) ‚ 卒于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 ‚ 终年65岁。
明孝宗弘治十六年(1503年)袭封衍圣公。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年)孔闻韶上奏朝廷:孔氏税粮 ‚ 在成化年间曾恩免三分之一 ‚ 今圣裔贫困者甚多 ‚ 乞尽蠲免。 获准。 明正德七年(1512年) ‚ 闻韶与山东巡抚赵璜、佥事潘珍奏准将曲阜县城从旧县迁至阙里周围 ‚ 以城卫庙 ‚ 次年兴工修筑。 第六十三代 衍圣公 孔贞干 ‚ 字用济。 明嘉靖二十五年(154B56年)袭衍圣公。 第六十四代 衍圣公 孔尚贤 ‚ 字象之。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袭衍圣公。 第六十五代 衍圣公 孔衍植 ‚ 原名胤植 ‚ 因避清世宗胤禛之讳 ‚ 改名衍植 ‚ 字懋甲 ‚ 号对寰 ‚ 孔尚坦之子 ‚ 孔子六十五代孙。 生于明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年) ‚ 卒于清世祖顺治四年(1647年) ‚ 终年56岁。 明神宗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袭封五经博士。 因六十四代衍圣公孔尚贤无子 ‚ 衍植于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年)继嗣 ‚ 袭封衍圣公。 天启七年(1627年)加封太子太保 ‚ 明思宗崇祯三年(1630年)晋太子太傅。 孔衍植倡修孔氏宗谱 ‚ 并刻制木版刊印 ‚ 即“天启谱”。 并请准增定六十六代以下行辈 ‚ 即“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十字 ‚ 孔氏全族遵循。 第六十六代 衍圣公 孔兴燮 ‚ 字起吕。 清顺治五年(1648年)袭衍圣公。 第六十七代 衍圣公 孔毓圻 ‚ 字钟在。 生于清世祖顺治十四年(1657年) ‚ 卒于清世宗雍正元年(1723年) ‚ 终年67岁。 清康熙六年(1667年)袭封衍圣公 ‚ 授光禄大夫 ‚ 加太子少保。 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晋太子少师。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 ‚ 孔毓圻以扩林地、置守卫之名 ‚ 奏请朝廷赐地11顷 ‚ 免除租税 ‚ 设百户管理一员负责守卫 ‚ 均获允准。 主持重修世家谱二十四卷 ‚ 著有《兰堂遗稿》等书。 第六十八代 衍圣公 孔传铎 ‚ 字振路 ‚ 又字牖民 ‚ 孔毓圻之子。 生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 ‚ 卒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 ‚ 终年63岁。 清雍正元年(1723年)袭封衍圣公。 清雍正二年(1724年)孔庙遭灾 ‚ 传铎素服痛哭三日 ‚ 引咎自责 ‚ 上奏重修孔庙 ‚ 获准。 后会同山东巡抚岳浚、前山东巡抚陈世倌 ‚ 拨库银重修 ‚ 并增设乐器库房诸处 ‚ 至雍正八年(1730年)工成。 著有《安怀堂文集》等书 ‚ 计18种、105卷。 第六十九代 衍圣公 孔继濩 ‚ 字体和。 早卒 ‚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追赠衍圣公。
第七十代 衍圣公 孔广棨 ‚ 字京立。 清雍正九年(1731年)袭衍圣公。 第七十一代 衍圣公 孔昭焕 ‚ 字显文。 清乾隆九年(1744年)袭衍圣公。 第七十二代 衍圣公 孔宪培 ‚ 字养元。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袭衍圣公。 第七十三代 衍圣公 孔庆镕 ‚ 字陶甫 ‚ 一字冶山。 生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 ‚ 卒于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 ‚ 终年55岁。 庆镕系七十二代衍圣公孔宪培胞弟宪增之子 ‚ 孔子七十三代孙。 宪培无子 ‚ 以庆镕继嗣。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袭封衍圣公 ‚ 诰授光禄大夫。 第七十四代 衍圣公 孔繁灏 ‚ 字文渊。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袭衍圣公。 第七十五代 衍圣公 孔祥珂 ‚ 字觐堂。 清同治二年(1863年)袭衍圣公。 第七十六代 衍圣公 孔令贻 ‚ 字燕庭(又榖孙)。 清光绪三年(1877年)孙袭衍圣公 ‚ 1914年封衍圣公。 岁俸定为银2000元。 第七十七代 衍圣公 孔德成 ‚ 字玉汝。 1920年袭衍圣公 ‚ 1935年改称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奉祀官以特任官待遇。 至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 ‚ 国民党政府改封孔子第七十五代孙袭封衍圣公孔德成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为止 ‚ “衍圣公”这一称号历经宋、金、元、明、清、民国 ‚ 一共沿袭了八百八十年。 孔氏历代修谱。
一般说来 ‚ 作为圣裔的孔氏宗族常常自称“内孔”或“真孔” ‚ 而把同姓不同宗的孔氏称为“外孔”或“伪孔”。 这里的里外、真伪 ‚ 是以圣脉的流传作为对照的。 圣裔们所强调区别的“外孔” ‚ 其情况大致有二: 一是与圣裔同姓不同宗的孔氏。 如本书第一章中所述 ‚ 在古代 ‚ 也有几支孔姓并非出于子姓之后 ‚ 在孔父嘉至孔子一系后世的繁衍、扩大的同时 ‚ 这些“圣裔”之外的孔姓渐渐湮没无闻 ‚ 也无世系资料存世 ‚ 然而这为数不多非圣裔的孔氏有时会想方设法混进圣裔中去 ‚ 以图享受到朝廷对孔子后裔的优厚待遇。 正是“累朝优礼”、“与常人异”的待遇 ‚ 在孔氏宗族史上引起了大量伪孔冒宗的现象 ‚ 在曲阜县之外的其他州县 ‚ 时有和孔子后裔并非一脉的外孔假冒“圣裔” ‚ 以期得以优免地方差徭 ‚ 这种情况每朝每代都有发生。 而在曲阜 ‚ 由于管理严格 ‚ 冒宗易于识别 ‚ 这种情况极为罕见。
一是出于衍圣公府的奴仆孔末所传的后代。 据载 ‚ 孔仁玉的后裔在北宋时期传至五十三代而分为“孔氏五位”的同时 ‚ 洒扫户孔末的子孙也已立为“五院” ‚ 分布在曲阜的小薛社、社、西隅社、东忠社、西忠社。 到清代 ‚ 这些所谓“仆随主姓”的外孔 ‚ 又发展到曲阜之外的邹城等地。 既然同属一姓 ‚ 又并非同脉 ‚ 为了明确主仆、圣裔庶民之区别 ‚ 以衍圣公府为代表的孔氏宗族“不准其随钦赐行辈取名 ‚ 以免混乱”。 外孔如冒宗续谱 ‚ 则要因“冒宗谱 ‚ 滥邀恩崇”而获罪。
来源及形成
孔府档案属于私家档案 ‚ 由于历代帝王对孔子后裔逐步封官加爵 ‚ 官至一品 ‚ 因此 ‚ 孔府与皇帝关系逐渐密切 ‚ 上下行文接连不断 ‚ 全国各州府衙亦相继行文接洽关系。 而用于孔府祭祀孔子的祀田达三十六万亩 ‚ 分布在五省数百个县 ‚ 因此县级政府与孔府间的关系亦非常多 ‚ 再加上土地纠纷处理 ‚ 更是文案复杂。 孔府是一品官的衍圣公府 ‚ 府内除三大公堂外 ‚ 还有十大厅办事机构 ‚ 各机构都有日常的工作文件 ‚ 再加上祭林庙的各种帐册、府内生活的规定及帐册等 ‚ 因此 ‚ 资料极为丰富。 孔府档案以其历史长、数量多、内涵丰富而成为中国著名的私家档案。 由于战乱孔府档案过去曾有损失 ‚ 现存档案记录了孔府从明代嘉靖十三年(1534年)至1948年8月400余年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宗族等方面的情况 ‚ 是研究历代衍圣公府的重要资料 ‚ 也是研究我国封建社会的珍贵原始资料 ‚ 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 孔府档案也为中国文献档案学提供了一个特有的典型范例 ‚ 在档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档案整理
文件的保存原来较为分散 ‚ 孔府凡属于上下及各州府县行文均保存在掌书厅书房内 ‚ 由典籍官掌管 ‚ 地亩册、契约、收租册 ‚ 均保存在册房内;婚丧嫁娶及林庙祭祀酒席帐、祭品帐均保存在司房内;内务日常开支、工资帐和来往宾客帐均保存在帐房庶务室内;呈禀号簿、收文簿、发文簿、送文簿均保存在启事厅承启处内。 以下族长衙门、百户衙门、管勾衙门、礼学、乐学、古乐传习所等 ‚ 各厅房均有零星文件。 1948年8月古物保管所成立后 ‚ 把这些零星文件均收归书房保存。
1956年春 ‚ 国家文物局局长王冶秋同志来曲阜检查文物保护工作时 ‚ 发现了这批历史文物档案。 回京后 ‚ 派专家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单士元专门整理档案 ‚ 故宫博物院保管部主任李鸿庆专门整理文物。 把文物分成33大类 ‚ 以后由文管会继续整理;把档案分存后五间房 ‚ 单独列项 ‚ 专库保管 ‚ 以便以后整理。 1956年 8月开始 ‚ 国家文物局委托国家档案馆 ‚ 派南京档案史料整理处(现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专家常住曲阜进行分类整理 ‚ 由金佳任组长 ‚ 成员有郭鹏、丁家襄 ‚ 参加整理的还有南京装裱工程先道。 第一次整理工作截止于1958年9月。 1959年夏季至国庆节 ‚ 孔府进行复原陈列 ‚ 将档案由后五间迁移至东大楼下保管 ‚ 并批拨50方香樟木制成档案箱保护。 1960年春中央委员国家档案局局长曾三同志来曲阜检查档案工作 ‚ 指示:“要片纸不丢 ‚ 只字不损 ‚ 把档案保护下来。 ”从此又加强人力糊耳装订 ‚ 至1966年8月“文化大革命”停止。 1972年夏季又开始裱糊装订 ‚ 建新帐登册 ‚ 至1987年已编至9200余卷号。 以后继续整理裱糊装订 ‚ 现在还有部分残破卷页没有整理。
照南京档案馆协助整理的分类 ‚ 共分八个阶段(解放前孔府档案分类是按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 这八个阶段时:明代、清代、民国、北洋军阀、国民党、敌伪时期、1946年解放、解放战争时期 ‚ 始于嘉靖十三年 ‚ 止于1948年8月。 每一阶段又各有分类 ‚ 多寡不同 ‚ 清代最多。 每个阶段分类是:袭封、祀典、先贤、宗族、家谱、属员、庙庭官员、府内官员、学录、庶务、租税、林庙管理、徭役、刑讼、宫廷灾异、财务、文书等。
孔府档案内容非常丰富 ‚ 涉及中国封建社会的各个方面。 宫廷政治方面的资料 ‚ 记载了封建王朝登基、建储、巡幸、崩逝、柑庙配天、庆典朝贺等皇室大事 ‚ 以及各种典籍制度。 形式有奏折、京报、邸抄、公文簿册等。 祀典方面的资料 ‚ 记载皇帝驾幸阙里 ‚ 御祭孔子 ‚ 赐给供器、匾联 ‚ 遣官祭祀等。
袭封方面资料 ‚ 记载孔氏子孙袭爵受封 ‚ 设置孔氏职官以及家学、庙学职官、奉祀各先贤等。 宗族方面的资料 ‚ 记载孔氏宗族支谱宗法族规、家庭事务 ‚ 优免孔氏杂差徭役赋税等。
另外还有林庙管理、庄务管理、府务管理等。
孔氏家族 ‚ 作为“天下第一家” ‚ 是由同一始祖孔子繁衍下来的一个庞大家族。 其中 ‚ 衍圣公是孔子的嫡系后裔 ‚ 世袭公爵 ‚ 在家族中是大宗;其余旁系等则为小宗。 随着孔子后裔的不断繁衍 ‚ 为数益众。 为便于管理 ‚ 在孔氏家族内部建立起了一整套组织系统。 最初曾分为“五位” ‚ 后又分为“十二派” ‚ 到明清两代 ‚ 发展到时期 ‚ 又增为60户。 每户设有户头户举一至三人。 清代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六十户户头户举点名清册》中一一列举了60户的名称 ‚ 诸如:大宗户、道沟户、终吉户、栗园户、泗北户……等等。 这60户孔氏家族各设族长一人 ‚ 负责管理全部孔氏族人 ‚ 另设林庙举事一人辅佐族长。 族长是由衍圣公在孔氏族人中检选的 ‚ 在家族中德高望重 ‚ 辈长年高。 孔氏族人把族长的办事处叫做“族长衙门” ‚ “族长衙门”和“知县衙门”、“百户衙门”、“管勾衙门”合称“孔府四衙门”。 60户的户头户举则是“每户族众表率 ‚ 必得老成持重 ‚ 心地明白 ‚ 衣冠整齐 ‚ 为本户所钦服者 ‚ 始克充选。 ”
曲阜的孔氏家族自分为60户以来 ‚ 至清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修谱时 ‚ 仅在谱的人数就多达2万多人 ‚ 每户约有数百人不等 ‚ 人数多的达千人以上 ‚ 只有极少数户为数十人。 孔府还要给族长约十大亩土地作为养赡 ‚ 户头户举也拨给二、三大亩作为养赡 ‚ 外地的户头户举则“各赐衣巾 ‚ 赏给札付”。 孔子的家乡在曲阜 ‚ 对于所有迁居外地的孔氏族人 ‚ 均称做“流寓户”。 孔氏的流寓户经过多年来的迁徙 ‚ 已遍及全国 ‚ 他们分布于山东、浙江、江西、四川、江苏、广西、福建、河北、安徽、岭南、湖南、山西、甘肃、吉林、青海、陕西、黑龙江、云南、贵州、湖北等20余省。 这些流寓户在异地一般都是聚族而居。
孔氏家族还有一条规定 ‚ 就是不准随意取名 ‚ 要严格按照皇帝赐给的行辈取名。 孔府曾专门颁布过《孔氏行辈告示》:“立行辈所以分尊卑 ‚ 定表字所以别长幼。 迩来我族人满数万丁 ‚ 居连数百里。 岂唯目不能偏识 ‚ 而且耳不能遍闻。 若无行辈则昭穆易紊 ‚ 无表字则称谓不论。 在前业经奉旨更定。 今依所定吉字开列于后 ‚ 凡我族人俱当遵照后开行辈 ‚ 取名训字。 有不钦依世次随意妄呼者 ‚ 不准入谱。 ” 孔氏行辈字 ‚ 明洪武年间定十字(自五十六代至六十五代): 希(士)、言(伯)、公(文)、彦(朝)、 承(永)、 宏(以)、闻(质)、贞(用)、 尚(之)、衍(茂)。 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二月十七日定十字(自六十六代至七十五代): 兴(起)、毓(钟)、传(振)、继(体)、 广(京)、 昭(显)、宪(法)、庆(泽)、 繁(羽)、祥(瑞)。 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定十字(自七十六代至八十五代): 令、德、维、垂、佑 ‚ 钦、绍、念、显、扬。 后来 ‚ 孔子七十六代孙、衍圣公孔令贻 ‚ 报当的北洋政府批准 ‚ 又续了二十字: 建、道、敦、安、定 ‚ 懋、修、肇、彝、常 ‚ 裕、文、焕、景、瑞 ‚ 永、锡、世、绪、昌。 这二十个字 ‚ 定下了孔子第八十六代孙至一百零五代孙的行辈。 其用心可谓久远矣。
在孔氏宗族史上 ‚ 非圣裔的孔氏 ‚ 希图优免地方差徭 ‚ 享受特权 ‚ 常常想方设法混入圣裔 ‚ 引发多起伪孔冒宗现象。 五代残唐时期发生的“孔末之乱”就是最严重的一次。 孔末原是孔府的洒扫户 ‚ 仆随主姓而姓孔 ‚ 兵荒马乱之中 ‚ “承五季之扰 ‚ 杀圣人子孙几尽” ‚ 年仅9个月的孔子四十三代孙孔仁玉 ‚ 在外祖母的拼力救护下 ‚ 得以生还 ‚ 直至后唐长兴三年(公元932年) ‚ 明宗重新加封孔仁玉“文宣公” ‚ 才使断了宗的孔子世家得以中兴。 孔仁玉被尊称为“中兴祖”。 自此 ‚ 孔仁玉的后裔称为内孔 ‚ 而孔末之后称为外孔 ‚ 两者并非同祖同宗 ‚ 其后代永为世仇。 孔氏宗族还有南宗、北宗之分。 此事始于南宗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 ‚ 由于宋、金连年作战 ‚ 中原被金人占据 ‚ 南宋迁都临安。 当时的孔子四十八代孙、衍圣公孔端友率部分族人随皇帝高宗南渡 ‚ 定居于浙江衢州 ‚ 继续袭封衍圣公 ‚ 是为南宗。 与此同时 ‚ 伪齐刘豫政权封端友弟端操的次子孔璠为衍圣公;孔璠三子孔(左扌右思)的儿子孔元措又被金人封为衍圣公 ‚ 从而出现了南北两地的孔氏子孙 ‚ 分别在三个敌对的朝廷任职的情况。 元统一中国后 ‚ 世祖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 ‚ 南宗孔子五十三代孙、衍圣公孔洙以“曲阜子孙守护先茔有功于祖”为由 ‚ 让爵位于曲阜(北宗)的孔氏 ‚ 受到朝廷的嘉许 ‚ 并为此做了一系列工作 ‚ 明确要求南宗的孔氏子孙必须严格遵守官订家规 ‚ 如有起而争论者 ‚ 将会制以“不忠不孝”的重罪。 从此结束了南北两宗并存的局面。
为了把居住分散、血缘亲疏的孔氏族人组成一体 ‚ 进而达到“详世系、联疏亲、厚伦谊、严冒紊、序昭穆、备遗忘”的目的 ‚ 孔氏家族非常重视纂修家谱 ‚ 并为此规定了严格的家谱条规 ‚ 违者将被除籍。 因此 ‚ 孔氏家族的家谱在我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包罗内容最丰富 ‚ 堪称私谱之冠。
宋以前的孔氏家谱只收录直系长子长孙 ‚ 北宋始合族修谱 ‚ 支庶兼采 ‚ 历经元、明、清和民国 ‚ 沿修不辍。 明代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大修谱时 ‚ 将家谱由“笔抄”改为“刊印” ‚ 并规定每60年的甲子年一大修 ‚ 每30年的甲午年一小修。 孔氏家谱的最后一次大修是在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完成的。 修谱时 ‚ 孔府要先行条规、榜示 ‚ 制定统一格册和修谱誓词 ‚ 建立严密的组织机构 ‚ 并选择吉日举行仪式。 入谱手续和考察十分细密 ‚ 格册装订考究。 谱成后还要举行告祭仪式 ‚ 宴犒有功人员等。 除合谱外 ‚ 流寓外地的孔氏族人所修的支谱必须获得孔府的批准 ‚ 严防外孔的滥入。
孔姓在自孔子之后的两千多年里 ‚ 族属繁衍日众 ‚ 遍及全国各州府县。 为了使族属代代不乱 ‚ 长幼有序 ‚ 老少尊卑各有条理 ‚ 孔氏宗族逐渐形成了一套严格的规范条例。 在明代以前 ‚ 孔氏后裔没有固定的行辈 ‚ 那时人数尚少 ‚ 各家取名很随意。 从四十五代起 ‚ 已注意订定行辈 ‚ 但还不严格 ‚ 同辈人多采用同一偏旁或同一字作行辈字。 明代初年 ‚ 太祖朱元璋先后赐给孔氏十字作为行辈字 ‚ 从五十六代起排 ‚ 此后孔氏族人不准随便取名。 衍圣公府还专门颁布了《孔氏行辈告示》:“……今依所定吉字开列于后 ‚ 凡我族人俱当遵照所开列行辈 ‚ 取名训字。 有不钦依世次随意妄呼者 ‚ 不准入谱。 ”明崇祯年间 ‚ 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报请皇帝 ‚ 又立十字十辈。 清同治年间 ‚ 七十五代衍圣公孔祥珂经皇帝核准 ‚ 又立十字十辈。 1919年 ‚ 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由中华民国内务部备案续立二十字二十辈。 以上几次订定的行辈字计五十字五十辈 ‚ 为五十六代到一百零五代 ‚ 依次为: 希言公彦承弘(宏)闻贞尚胤(衍) 兴毓传继广 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彝常 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以上第六十五代本为“胤”字 ‚ 衍圣公孔胤植为避皇帝庙讳 ‚ 而将“胤”字改为“衍”字。 到20世纪90年代 ‚ 曲阜当地的孔氏已传至八十代“佑”字辈 ‚ 以下尚有25字可续。 <